在细微处下“绣花功夫”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思政课改革综述 □本报记者 符庆琰 通讯员 梁俊玉

右江日报 2019-07-22 09:01 大字

中职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的思政课程,是精心引导和栽培学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大力实施思政课程改革,倡导不间断思政、细微处思政、立体化思政的理念,在立德树人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注重不间断思政,春风化雨浸润学子

据了解,该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多数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40%以上的学生有留守经历。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留守学生在行为养成、性格形成、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仅靠传统课堂无法适应思政工作新形势。为此,该校围绕持续性、经常性、渗透性作文章,倡导不间断思政,让学生源源不断得到浸润和感化。

坚持推送“每日一语”。从2015年起,该校坚持每天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推送充满正能量的精选短句或段落,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学习生活。该校2017级护理专业学生黎媛媛说,全班同学养成了每天抄写、朗读、理解“每日一语”的习惯。每当心情低落、学习懈怠、遇到挫折的时候,黎媛媛看到学校推送的内容,便会不断激励着自己,绝不轻易放弃。

坚持开展主题升旗仪式。该校党总支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节庆活动、思政热点等,由相关科室、班级和团支部组织实施,每个星期举行一次主题升旗仪式,做到主题不重复、不呆板,形式有温度、有情怀。2017年至今,共开展了98次,每次均有5000多名师生参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主题升旗仪式如今已经成为该校思政实践课的名片,更是师生获取正能量的源泉。

坚持推送每周一歌。校园广播室开设《每周一歌》栏目,遴选经典曲目,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欣赏经典、热爱经典,从中得到熏陶和提升。2019年春季学期先后为学生推送《我和我的祖国》《强国一代有我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19首歌曲,充满正能量的旋律在校园上空回荡。

坚持推行党员联系团支部制度。思政教育做的是人的思想工作,只让思政课教师唱“独角戏”是远远不够的。从2016年起,该校党总支创新党建引领团建工作方式,推行党员联系团支部,每个团支部安排一名党员固定联系,具体指导团支部建设。联系工作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承担一节党课教学任务、讲述一个青春励志故事、组织一次青年大学习、参加一次主题团日活动、带领团支部规范基层组织生活”等“六个一”活动,让党建引领团建工作落地生根,大思政氛围越来越浓厚,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黄绍琪说,中职学校思政课的对象是尚未成熟的学生,还要指向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各种问题,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效肯定不明显。只有注重不间断思政,坚持做一个又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取得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效果,真正让思政教育浸润学子的心田。

注重细微处思政,用心用情立德树人

摆脱传统认识,当下的思政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有趣有益的文化滋养。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认为,细微处的思政教育更值得挖掘。每天的“每日一语”要为学生推送的内容、每周的升旗仪式分享主题、党员讲述的青春励志故事、如何引导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每件小事都能成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在学校推送的“每日一语”中,有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的内容。如7月1日推送的“今天是党的生日,沐浴在党的阳光下,作为肩负中华民族复兴重任青年一代,我们一定要学好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准备”;有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的内容,如6月7日推送的“今天是端午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我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悬菖蒲等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容,如5月4日推送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专属于自己的风景。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为自己的人生加油!”

走进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拥有6000多名师生的学校,校园内居然没有公共垃圾桶,平时垃圾放到哪儿去呢?其实这也是该校细微处思政的一个极好见证。文化育人的理念大家都有,该校更注重体现在细节上。垃圾桶不是没有,而是少放,让学生养成相对集中投放的好习惯;不是随便放置,而是讲究放置,让垃圾桶华丽变身,成为学校新的文化阵地。在教学楼宽敞的走廊上,每个班级前面都放有一个方正的不锈钢柜,这个用来放置清洁工具的柜子,身上却穿着一件精美的“文化衫”,上面有二十四节气文化、传统节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内容,还有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共创美好校园的话语,就连投放垃圾的那个小口,都是隐藏在一幅精美的图片下面。学生戏称,“在我们学校,每次放垃圾都是在美好的文化熏陶中完成的”。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的点滴故事,折射出的不仅是校园文明,更是从细微处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决心,体现的是学校用心用情立德树人的理念。

注重立体化思政,激励启迪学子把握未来

该校拓展思政课堂,充分利用理论思政、线上思政、实践思政、社会思政等途径,推动思政课改革落到实处。

从2014年起,该校结合思政课程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大纲》要求,制定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并实施。除了抓好传统思政课堂,该校注重抓好互联网阵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和微信群实施思政教学,撕掉思政课“无聊枯燥”的标签,深受学生喜欢。注重实践课程的实施,通过传承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活动、大力推动社团建设、开展社会实践等丰富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6月26日,该校举办的“诵古今经典,写华夏文明,献礼祖国70华诞”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选手韦春料诵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在场学生的爱国情怀被瞬间点燃,随之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程,让学生更深刻感受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6月10日至27日,该校通过组织学生利用下午课余时间,开展参观壮医药馆系列活动,让学生们传承发扬壮医药瑰宝,开启壮乡医药“宝库”,极大提升了学生对民族医药的兴趣,通过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在这所学校里,每个班的学习园地都统一设置了红色文化宣传栏。此外,该校十分重视学生社团建设,目前成立的25个社团齐放异彩,别具特色的中医药协会、小教官联队等一批特色社团越办越好,已成为实践思政的得力阵地。

立体化思政模式的成功构建,实现了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经过多年办学,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三风”良好,先后荣获自治区首批特色示范学校、首届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每年为社会输送2000多名合格人才,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新闻推荐

虚增借贷金额、暴力追讨欠款……百色一“套路贷”公司无所不用其极 借了他们的钱,噩梦就开始了

庭审现场百色市右江区检察院供图南国早报记者卢荻通讯员张馨月以快速放款为诱饵,巧立名目获取非法高利,采取殴打、恐吓等暴...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