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右江日报》的情缘□莫维铭

右江日报 2018-06-15 10:15 大字

第一次见到《右江日报》那是很久以前了。当时我还在村子里念小学五年级。有一天放学之后砍柴赶牛回来便到小学去溜达。落霞余辉笼罩的校园瓦檐下,几位老师正在围坐着看报纸闲聊。其中的梁世峰老师看见了就邀我过去,还递过一张《右江日报》说:“维铭也看看报纸呀!”从那时候开始,我与《右江日报》便开始了一段长长的不解情缘。

那是一张四开四版的黑白报纸,图文并茂,散发着淡淡的油墨清香。日月如梭,往事已矣。其时各个版面的图文内容早已在记忆里抹去印记。但永远不会忘记递给我报纸的那位手摇纸扇、慈眉善目的梁老师。记得接过报纸的瞬间感觉不是受宠若惊,而是十分惊讶。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认为报纸是大人和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能看的,或者说,才有资格看的。顿时,觉得自己仿佛长大了许多。因为在老师的心目中应该是认为我懂事了,长大了,可以阅读报纸了,也可以开始学着把目光、思绪飞越那四周青山环抱的小山村了。直至今日,依然对给我报纸看的敬爱的梁老师充满感激。

上了初中、高中,开始告别懵懂与幼稚,学会了独立思考与学习。几乎把班上订阅的《右江日报》一期不落地翻阅,把报纸上精彩段落记在笔记里,看多了,记多了,每每作文或写周记总有一些好句好词从心中自然的流落笔尖,给作文和周记添色增彩。初中高中的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或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出来,这都得益于《右江日报》这位默不作声但给了我无穷帮助的良师益友。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加热爱写作与阅读,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知识。每当放假回到乡下,它也让我深深牵念着。砍柴剁草放牛一回来,赶紧跑到村公所,问问有没有《右江日报》可以阅读,解我知识和信息之渴。

上了大学,学校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报刊让我废寝忘食痴迷其中,但每天的《右江日报》依然是我的最爱。因为它是百色地区唯一的党报,既有综合性,也有权威性,其新颖的栏目和版面风格同样吸引着我。后来开始尝试着写一些新闻稿件给《右江日报》投稿。那是大二的暑假,当满怀喜悦的我回到村子里,看到一片片八角林墨绿墨绿的生长在家乡的山坡上,不禁喜从中来,写了一百来字的新闻稿寄给编辑部,不几日,竟然在《右江日报》上变成铅字发表了,让我兴奋异常,那可是我写新闻报道稿件的处女作啊!直到现在那“处女作”还一直贴在我的剪贴本上,虽然开始有了一些发黄,但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学生时代,《右江日报》副刊的“芳草地”以及后来更名为“澄碧湖”是我最喜欢和钟情的栏目之一,里面不仅经常可以读到黄兴林、梁球、张国荣、马树春、赵荣新等我的恩师们精美的文章,还有我们班同学何建华、班华以及师兄师姐们的各类散文,让我心生欣佩与油然的敬意。看着念着他们这些暖心而温润的文字,让我在困窘的岁月里不空虚,心中不荒芜,思绪不凌乱。报上那些正能量、向上的信息填满了我的净洁世界,也绝了我虚度光阴和偷懒的意念。

我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也是一个体育迷。从右江民族师专毕业留校工作之后,开始有尝试写一些体育评论的念想。第一篇写的《学学詹姆斯》寄给了编辑部,不久就发表了,那是体育评论的处女作。还记得负责编辑的是现在的同事方星云老师,在他的鼓励和悉心指教下陆续写了不少的体育评论,对老师的那份感激依然流淌心间。

后来又注重了对新闻的撰写及散文的写作。那几年,在《右江日报》编辑部彭志规、韦羽飞、潘江忠、韦东、岑运权、韦兴尧、覃义斌、黄汉儒、李元昌、农琼、黄国峰、赵新伟、葛军献、樊金梅等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新闻写作开始有了进步,质与量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连续六年被评为《右江日报》年度业余先进通讯员、优秀通讯员、特等优秀通讯员等荣誉和一些征文比赛的奖项。这些荣誉不仅给予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也很感激《右江日报》给予我精神的陶养,给了更宽广的平台,让我更加从容拾掇起思想中的徘徊与犹豫,更加执着地热衷于新闻写作和散文的创作。这几年,同事、老师,朋友都说我的散文有一些进步,还结集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去年也荣幸加入了广西作协,这都是与《右江日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深厚的渊源啊!这些年,《右江日报》以它的墨香陪伴我度过一段段惬意的时光,并影响着我一路走来的每一个驿站。

有人说,以写作为信仰的人,容易沦为殉道者,不过一笔一画间也为自己的灵魂搭建天桥。是的,如今,我也在为自己的一字一段,每一篇文章释放我的诉说与发自内心的真诚低吟。有一些年,严父还在世的时候,每每在《右江日报》上发表文章,我便连同报纸和稿费一起寄回乡下给他。稿费虽然并不丰厚,甚至是很少的五元、十元钱,但我知道每一次收到报纸和稿费的时候,他的眼眶里一定盛满了盈盈的泪水。我想这就是《右江日报》给我搭建的通往心灵的天梯和让我诉说的精神家园。

2016年8月至今我到右江日报社工作已经快两年了,从之前的良师益友变成现在的亲手相牵,那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缘分。这份由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前夕创办,在炮火中诞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在革命岁月和建设年代里茁壮长大的党报在我的心中更加神圣和有分量。八十九年的悠悠岁月过去了,经过一代代右报人的艰苦努力与精心呵护,《右江日报》正迎来新时代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右江日报社集体中的一员,我将会和其他右报人一起传承好它的光荣传统,牢牢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喉舌”作用,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传播百色正能量,讲好百色故事,弘扬百色主旋律,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谱写新歌;为百色革命老区打胜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摇旗呐喊。在新兴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内外部的压力与挑战,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就是我与《右江日报》几十年深深的情缘。

新闻推荐

资产评估公告

为快速高效地处理好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内张绍勋花鸟市场的搬迁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根据工作需要,现向社会公开选择房地...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