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的关键是“授人以渔” □侯多良 (百色)
脱贫攻坚,国之大策,是全国迈入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虽对农村工作知之甚少,但从2013年离开部队以来,我先后担任了两届不同县不同乡不同村的扶贫工作队员,让我见识很多,但有些现象还是令我感到疑惑。
就说“拆包装”的事吧,真让人啼笑皆非、匪夷所思!那天,我和村第一书记察看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场地,想不到的是,投资数万元的种植大棚,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面竟毫无生机,除了零星几朵菌苗顽强地活着,其它的菌种棒大多已发黑长霉了。经了解才得知,由于供水不足,无法浇灌,食用菌种植场停产已有一段时间了。据说,建成以来,只出过几批食用菌,而每个菌种棒购价4元,算起来远远不够本。虽然蓄水池正在建设,用水问题即将解决,但菌种棒只能作为垃圾处理,想想国家下拨的扶贫资金,还是有点心痛,这可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呐,竟被这样浪费掉了。更为大跌眼镜的是,在检查中,我们发现食用菌的菌种棒有一些竟然没开封,连包装都没拆,怎么长出食用菌?我竟一时无语了。
食用菌种植大棚建成投产后,让贫困户自己经营管理,自己增创收入,这是扶贫的初衷。然而,贫困户没经过一定的技能培训,能料理好这个新生事物吗?没有监督管理,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吗?没有市场引导,能畅通销售渠道吗……
贫困户除了一些是因病因灾因学等因素致贫外,大多是劳动能力弱、缺乏技术所致。如何让他们摆脱贫困,我想最关键的是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让他们自立自强、改变惰性、转变思维,切切实实找到发家致富的方法和路子。如果一味地授之以鱼,而忽视了授之以渔,则只会导致劳民伤财。只有沉到最基层,有针对性地为村民出谋划策、多举办相关的技术培训,为贫困户指点迷津,扶贫工作才会收到实效。
新闻推荐
百色西收费站。本报讯(记者梁力升文/图)5月22日,百色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百色高速公路管理处及百色高速公路运营...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