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百色市右江区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战侧记

广西日报 2018-01-06 06:24 大字

本报记者奚振海通讯员颜国京

让上百名学生从数一数二的龙头校、优质校,分流到一所新建成投用的学校,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百色市右江区做到了。

如何解开群众困惑,消除家长顾虑?当地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底子薄、基础差的情况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战,以扎实工作“补短板、优配置”达到“促公平”,用“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真诚,解开群众心结。

建新校家门口上学

自从儿子上学以来,百色市民、美甲店老板李松感觉过去这小半年最轻松:不用在拥挤的车流中接送孩子,也不用担心孩子中午吃不好了。

这是因为李松把孩子转学,送进了小区附近新建的百色市第十小学,之前,他要把孩子送过江上学。

这所占地21.6亩,投资4600万元的学校,于2017年9月份实现招生,位于右江区城西的龙景片区,一来实现周边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二来达到分流学生消除大班额的目的。新学校功能室齐全、体育设施完备、还能管午饭午休,是家长们接受分流的首要条件。

为解决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让孩子们有学上,右江区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该区总投入13.12亿元,实施新建学校项目16个:永乐镇平塘小学搬离了原先每到汛期就被洪水漫灌的旧校区,校园面积扩大了好几倍;右江区迎龙中学完成了一、二期工程,将迎来春季学期入学的132名百色市异地安置户子弟;此外,迎龙二小正在实施基础工程,百色市第一小学的运动场正在改造,第五中学的图书馆外,6万册新到的图书正准备入库……

促均衡消除城乡差距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这就要求,义教均衡不仅是搞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做好教育资源配置。

为改变校际发展不平衡,解决“择校热”问题,右江区积极探索学区制管理改革。37所中小学被分成6个学区,以一所龙头优质学校,带动附近若干所普通学校,帮扶偏远、薄弱农村学校。

百色市逸夫小学是其中一所龙头校。“从2017年10月以来,我们多次在学区内组织开展听课、送课、走教等活动,已经有了一些效果”,校长韦苏宁说,该校针对农村学校的薄弱环节,重点开展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帮扶。实施学区制改革以来,逸夫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平塘小学搬入新校址后,五年级学生黄小花最开心的是,她可以单独睡一张床了。“原来学校面积小,有两三个孩子挤一张床的情况,还不能满足全部学生寄宿”,校长黄建贵说。新建的标准篮球场和塑胶跑道,则让孩子可以尽情撒欢。之前,华润百色希望小学的硬件高出周围学校一大截,现在,每所村小学也都有了自己骄傲甚至超出华润希望小学的地方。

强队伍优化师资配置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在实施校园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同时,右江区努力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过去几年,右江区通过各种方式补充师资力量,并优先支持偏远、薄弱学校。2017年秋季学期,332名新录用教师中有137人补充到农村学校。为了让他们安心教学,右江区还扩大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等,保障其待遇。

各级教师培训也向农村学校倾斜。2017年暑期以来,该区集中培训教师6期1408人次,其中75%是乡村教师。平塘小学56岁的数学老师黄万宝,就是受益者。他说,当时学校配置智能教学设备时,自己一度不会用,经过培训,他现在基本掌握了信息化教学,而且乐在其中——孩子学得有趣,自己也教得轻松。

右江区还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招募12名优秀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支教)等,均衡教师资源,乡村师资紧缺问题得到缓解。

正是有了这些做法,才能底气十足、水到渠成地回答学生平稳分流的问题:右江区教育部门从各个学校抽调骨干教师放到百色市第十小学。“光高级教师就有好几名。新老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校长汤莹骄傲地告诉记者。师资力量不逊于原来学校,才是让家长们放心接受分流的关键。

新闻推荐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创建卓有成效 右江区去年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3件

本报右江区讯去年,右江区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为契机,夯实创新基础能力,提高创新供给质量,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提升科技综合实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快...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