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右江区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纪实
前不久,右江区举办的农民工技能大赛吸引了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焊工、钢筋工、中式面点师、汽车维修电工等300多名农民技能高手参赛。这只是右江区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民工学技能、练本领,全面提升农民工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的一处缩影。
近年来,右江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全力打造劳务开发套餐,服务脱贫攻坚大格局。
“麽乜”是右江河谷壮族特有的民族手工艺品,经过代代相传,现在已成为受大众欢迎的吉祥物。几年来,右江区通过大力宣传“麽乜”品牌标志,深挖“麽乜”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了“右江麽乜”的品牌知名度。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学会和掌握“麽乜”制作工艺,该区经常举办培训班,壮大“麽乜”制作队伍。目前,“右江麽乜”年均产量在2.5万个左右,深受区内外游客的青睐。
来自该区龙景街道七塘社区的黄妈军正是受益人之一,勤劳刻苦的她很珍视“右江麽乜”这个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她告诉笔者:“牌子已经打响了!有了‘右江麽乜\’这块品牌的保证,现在我的年收入涨了。”
到目前,右江区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制作“右江麽乜”的老百姓多达500余人,这些群众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8月,走进右江区大楞乡罗甫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密密麻麻的朵朵香菇让人垂涎。这个基地是村民黄家学返乡创业后,亲手打造的一片“江山”,如今,这个基地已初具规模,食用菌产业已经步入正轨。
“以前种田,一年收入才一两千元钱,现在我在两亩水田上搞食用菌种植,一年收入就有二三十万元。”黄家学对于能在家门口挣钱开心不已。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培训与扶持下,罗甫村很多群众搭上了食用菌种植的“快车”,纷纷加入到罗甫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参与开发,他们的收入大多数都是翻番。
出身贫寒的罗延延,从一名四处奔波的农民工,到创办电子加工企业;从一个月收入几百元钱到带动汪甸瑶族乡300多名农民就业,罗延延的成功“逆袭”,是右江区就业创业扶贫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右江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鼓励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重点支持电子商务、信息网络、“互联网+”、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商贸新兴业态服务业经济发展;加强培育创新创业主体,重点引导支持大学生、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失地农民、返乡人员等自主创业。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免费招聘活动,重点为广大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群提供服务。目前,该区完成新增就业7054人次,其中下岗人员1177人次,就业困难人员397人次。就业技能培训9778人次,推荐岗位320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20个,解决就业困难人员122人就业;为自主创业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户,320万元;发放各类惠民就业政策共计50多万份。
伴随着农民工积极投身于生态经济、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正在逐步形成,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形势向好,右江区脱贫增收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近日,2017年全区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会议在百色市召开。自治区住建厅副厅长杨绿峰、副市长莫前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减少污...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