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千仞以托豪言 记画家贺立言
贺立言作品:《夜话》贺立言贺立言作品:《瑶山村落》贺立言作品:《菜市场》
□谢丽
贺立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雅昌书画艺术顾问,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广西美协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其作品获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艺术作品被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艺术机构收藏。
1
第一次见到贺立言,是在2012年夏末的一个午后,太阳仍然阳刚,一位朋友相邀带去他的画室。
画室在一楼,空间布置颇具匠心,看得出设计者的美学功底很好,正是贺立言自己亲力亲为。那次见面的记忆,许多细节都被时间抹去,只记得画室里的几幅《黑衣壮》,黑红之间的大开大合,很有视觉冲击力。画面的向心力,把我狠狠地吸引过去。凭直觉,作画人的内心敏锐,肆意纵横,或者是一座壁立的山,坚守一方世界。
时隔8年,才有机会听他讲起《黑衣壮》系列的创作心得。
“主色用黑红,都是原色,人物和背景交界的地方需要技术处理,要有水彩的浸染,不能过,过了体现不出人物,但是也不能少,少了人物的表现力就不丰富,深度不够,水分的多少、黑色和红色的干湿程度,需要充分把控。”
黑衣壮系列作品是贺立言10年前的一个经典。当时不少人都在创作广西那坡黑衣壮主题的作品,油画、水彩、国画等都有,贺立言的水墨画极具震撼力,让人过目不忘。
纵观这几年,贺立言的画一直在变,他画中的时间轴线无限延伸,无意中就延伸成一座座山峰,所谓千里之远,千仞之高,而各有奇妙。
比如他那幅《近山远空》,让人恍如置身万山深处,清而苍茫,空而深远;“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
他画《青云菜市》,水墨渲染的街景、人物,人间的气息满满,众生是活色鲜香的,“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他新近的一幅作品《花海》,又摇身一变,人和自然不再是彼此孤立和荒凉的,彼此可以相互激发,互相之间有许多的通道。
清人戴熙有言:“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让人思的画,一定有自己特殊的节奏,而贺立言的画正是从内向外散发出节奏的魅力。
2
贺立言是上海人,11岁跟随父母支边来到柳州,之后一直没离开柳州。柳州的一切已然深入他的骨子里。看他的画,总感觉有一股无形的韧性在吸引人。正如他的人。
贺立言虽然不是专业美术院校出身,但是他身上有一股子劲,不服气的韧劲,在绘画的道路上,硬生生劈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几年,随着个人见识、阅历的丰富,伴随各种境遇,贺立言的画在不断寻找新的变化和坐标。他追求更多的是作品里的思想和创新。正如他自称在艺术上是个“不安分”的人,是个“见异思迁”的人一样,他不满足于一辈子就画一样或者一种题材的东西,他愿意去尝试。
当他在讲述这些内容时,他脸上的光芒不断增强,他的那道醒眉,越发跳跃和生动,他对绘画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包括他的视野都在眉目跳动之间逐渐显露。
画画已经是他的一种信仰,把艺术上升到信仰的层面,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美的归宿。同时他的心态更好,“玩着画,才会画。”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更清醒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3
在跟贺立言约见的当天,他很忙,有朋友向他求点子,针对一些艺术文化基地的打造。贺立言根据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给对方提出了不少合理性建议,且操作性强。他觉得,政府重视艺术是好事情,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除了要有真实水平技艺外,还应有书写时代的情怀和责任。
这些年,不少同行和朋友都邀请贺立言到外地举办个展,同时也动员他到外地去发展,最终,他还是回到了柳州。
除了这里有家的缘故,也是他的个性使然。曾经有国内的同行名家看过贺立言的画,很是赞赏,对他说:“你不要去大城市,不要去什么宋庄、798,你就在柳州这个城市,安安静静地画。”这番话,和贺立言的想法不谋而合。
贺立言一面对艺术有着强烈的欲望,一面又淡泊于那些外面的热闹,他躲在小城市的一隅,纤毫一寸,锦字数行,这一切令他的内心丰满无比。
贺立言谈到,在不少大城市,艺术的普及相对普遍。很多老人家,早上买完菜,可以拿个菜篮进到展馆看画展和各种艺术展,并且也能欣赏。这是让人神往的事,真希望我们生活的城市也能有这种变化。
他跟我讲起一件事,多年前,他在柳州画院放了自己的几幅画,其中一幅画是柳州隔岸江景。有一天早上,有个老奶奶拎着菜篮走进了画院,看完后,就想买这幅画。他最终以8元钱把画卖给了老奶奶。贺立言说,这位老奶奶是乐群小学的一位退休美术老师,“画的是柳州景色,喜欢画的也是柳州人,8元钱,就算是结个善缘吧!”此事被朋友知道后,传为美谈。
近期,有朋友邀请贺立言在柳州再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这很让人期待。
时光打磨,岁月无情,水与墨,光与彩,仍是依附于贺立言的体内,壁立千仞,迎风而立,套用一位老师的话分享——“立千仞以托豪言”。
新闻推荐
本报那坡讯为营造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后生产生活良好环境,从4月起,那坡县市场监管局采取专项整治与常态化工作相结合的方...
那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那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