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烘干厂 托起致富梦

右江日报 2019-12-18 08:56 大字

萝卜干加工现场。 □本报记者黄荣盛摄

本报讯(记者石广欢)在那坡县百南乡规迪村附近有一个加工厂——百南乡综合农产品烘干厂。该工厂通过收购各种农产品,经过集中加工,制造成各类烘干产品销往外地。百南乡综合农产品烘干厂于2018年6月成立,仅用1年多时间,不仅壮大了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就近务工岗位,帮助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近日,记者一行前往百南乡综合农产品烘干厂采访。到达目的地后,记者看到,该工厂厂房面积不大,外墙装修很普通,显得并不那么起眼。走进工厂车间后,大家发现这里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数台崭新的热泵烘干设备在同时运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加工萝卜,然后把摆放整齐的萝卜片放进设备去水烘干。

“干的都是一些轻松活,一天能赚100元钱左右,乡亲们都愿意到这里打工。”来自百南乡上盖村洞良屯村民林立萍告诉记者,她是烘干厂雇用的工人,以前她家主要靠种玉米和稻谷、偶尔做点药材生意维持生计。自从到烘干厂打工后,只要厂里通知有订单做,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工厂务工。林立萍介绍,近期烘干厂做的订单是萝卜干,她的工作主要是把切割成片的萝卜摆放进篮筐里,然后传递给下一个工站。

百南乡地处中越边境,农产品资源丰富,以前当地市场经常出现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去年,乡政府积极引导百南村、甲柳村、弄民村3个贫困村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注资130万元,成立了百南乡综合农产品烘干厂,专门收购当地以及周边的农产品进行集中加工生产,再进行统一销售。烘干厂由该县一家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统一建设和经营。

烘干厂负责人梁锋告诉记者,该厂严格按照无菌化生产的食品生产标准建设生产线,车间实行全密封式生产,设置有进货区、清洗区、加工区、冷切区、内包装区、成品区、停放区等。目前,该厂共引进8组空气能热泵烘干机组,单机单次投料达4吨,全部机组单次农产品烘干量达32吨,每年可烘干农产品约3000多吨,农产品加工费预计年收入达230.4万元。梁锋介绍,今年以来,百南村、甲柳村、弄民村3个贫困村均获得合作公司发放的2万元红利。按照烘干厂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今年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烘干厂加工的农产品包含26个品种,涉及农产品种类多、范围广。”在采访中,梁锋介绍说,该工厂主要加工的农产品包括萝卜、八角、红薯、红顶蕉、芒果、竹笋、山茶油果、桑果、药材等,进入冬季后,主要加工的产品为萝卜、红薯和山茶油籽。如果有生产需求,该厂都是优先聘用周边村民进厂务工,并及时发放相应的劳务费。

为保证烘干厂农产品产得出、销得好,合作公司还成立了销售公司,专门负责该厂的农产品销售。目前,该销售公司已正式向国家条形码中心申领了萝卜干、芒果干、八角、红薯干、红顶蕉干等产品的条形码,并设计了产品内包装袋和外包装箱。此外,还邀请广西大学科技服务中心的专家前来指导,按照标准严格规范烘干厂农产品生产及包装,确保加工农产品的品质。目前,区内多家超市、电商平台正在与该销售公司对接销售事宜。

据介绍,百南乡综合农产品烘干厂是广西首个乡级人民政府平台公司创立、利用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投资、以脱贫攻坚为目标的村集体经济示范厂。该厂履行国家食品生产安全的相关规定,自主研发了食品加工无硫磺、无防腐剂的零添加杀青技术,首次攻克了八角传统产业无法解决的机器杀青问题,打破传统八角干燥过程中“看天、靠地、用硫磺”的瓶颈,促使八角的传统干燥迈向“不看天气、不靠晒场、不用硫磺”的标准化现代化烘干时代,为素有“八角之乡”之称的那坡县八角产业二次发展夯实了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和技术保障。

新闻推荐

我国发现世界级天坑群

记者16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获悉,近日,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外专家,开展“西南岩溶地质遗迹调查”时...

那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那坡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