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玉米地 □莫维铭
暑假期间,带着大儿子回了一趟老家。
时值初秋,故乡的上空开始呈现秋高云淡的景象。
这个季节是玉米入仓、黄豆收割的时候。一进门,我就迫不及待问询是否还有嫩玉米、青黄瓜解久违的口馋?其时已过最佳时机,但二姐说想办法满足我的口馋之念,让我重温玉米粥的味道,忆起儿时的记忆。
母亲离世之后,二姐在生活琐事上替代了母亲,处处为我们着想。晚餐,她果然为我们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粥。甜香糯口的一碗玉米粥下肚还不过瘾,又盛一碗,才痛快解馋。当玉米粥的香醇还在唇齿间绵绵不绝,不禁回忆起童年时家里的玉米地。
老家的小村庄坐落在那坡县中越边境大石山区里的高山上,耕地面积稀少,土地贫瘠,土层浅薄,大部分土地只适合种植玉米,还常年缺水,雨水是唯一的水源,真正的靠天吃饭。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家里孩子多,能分到户的土地少,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日子过得拮据,粮食总是捉襟见肘,全家人经常食不果腹,饥饱无常。玉米地是全家的希望,在玉米地里俯首耕耘、挖掘、种植、呵护、收获,无疑是我们认命的唯一执着和不二选择,也是一年四季全家上下为之劳碌不休的地方。
春节过后,春的气息尚未到来,屋外还有丝丝寒意,父母和哥哥姐姐就早早涉足尚未解冻的玉米地,耕耘、翻土、锄草、积肥、挖沟、彻石、筑坎。当惊蛰的春雷在夜里一声乍响,一场春雨随之从天而降,玉米地也就喧嚣忙活起来,人耕牛犁,锄起锄落,粗的细的泥巴在锃亮的犁铧下纷纷扬扬,像韵律的诗行。父亲扬着牛鞭开行起垄,母亲和姐姐撒种放肥,哥哥碎土盖土。不几日,玉米地在有序的忙乱中回归了寂静,但在这寂静的土地上,深埋着希望的种子与丰收的希冀。
时序更迭。夏天到了,雨水日渐丰沛,朝夕水汽氤氲,嫣红的花儿开得正欢,玉米及间种的红薯、黄豆、竹豆、高粱、花生、南瓜竞相吸吮着水分拔节生长,叶茂藤粗,授粉结果,地里一片延绵葳蕤。尤其是雨后,碧绿的叶子,嫩黄色的花儿,还有带着刺儿的细小黄瓜,让人心生喜悦。为使这些农作物长势良好,减少病虫害,父亲早出晚归,天天到地里除草、杀虫、施肥。一顶破草帽,一壶白开水,一包旱烟伴随着他在地里细数风雨,轻声细语和各类作物交流谈话。玉米地离家并不远,但倾情劳作、忘了时间的父亲从没有按时回家吃饭,还经常从清晨干到日暮。
在父亲汗水浸润的土地上,杂草一天天被清除,玉米好像知道父亲的虔诚与用心,浅绿色的叶子左一片右一片舒展开来,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墨绿。那些伴着玉米往上伸展的黄瓜、黄豆、芝麻、高粱也不甘寂寞,讨喜的随风而舞,遇雨而歌,长势十分喜人。
夏天是漫长的。那是因为全家人都在窘迫的日子里等待秋天的收获。经过抽雄、吐丝、授粉等过程,每当暑假过了一半,秋色开始渲染村庄的四周,玉米就成熟了。那是全家人最期待的日子和父母亲心里最踏实的日子。玉米地也是最吸引我的童话世界和美丽家园。
清晨起来,首先吃到的是母亲早早从玉米地里摘回来煮好的玉米棒子。之后就带上镰刀、肩扛扁担兴高采烈奔向玉米地。任务是从已饱满成熟的玉米秆割取玉米叶给牛马当草粮。当卷起裤脚扎进玉米地淹没在玉米林中,就仿佛走进一个盎然生机的童话世界。蟋蟀声声,繁密如雨,往来的蜂蝶在新开的瓜花上起舞歌唱。那一眼望不到头丰茂浓密的玉米地在视线里一直延伸着,满眼都是已熟或将熟的粗壮玉米棒子,裹着绿衣稳稳地坐在玉米秆和叶子组成的支杈上,那几乎是全家人一年生计的所有啊!在锋利镰刀的舞动下,玉米叶纷飞飘落,不到半个小时,一担沉甸甸的玉米叶很快拾掇好。
哼着歌儿捆好玉米叶摆放停当之后,我开始在地里悠转闲逛,看着黄叶间粗壮的一个个玉米棒子,乐从心起,喜上眉稍,怎么看也看不够。目光转移处不时有各种小生灵闪现或消失在视线里。附近母亲用来深埋红薯过冬的窑洞口,一大一小的松鼠亦步亦趋、探头探脑向我靠近,忽儿又转头飞窜到地角的李树上怯怯张望。我想大的一定是母亲,小的该是她的孩子吧?它们可能不知道我也是这片玉米地的主人,否则它们怎么会揣度提防我呢?蚂蚁是地里最常见的昆虫。雨后,玉米地有许多积水,一洼一洼的,有的汇成涓涓细流,蚂蚁过不了细流,就在细流边上上下下惊慌乱跑,我用一支木条在小溪上给它们架了“天桥”,当看着蚁群浩浩荡荡从“天桥”上通过时,心中泛起一丝喜悦的涟漪。
玉米地里有各类小鸟,有时候,我会循着鸟儿的叽喳叫声寻找鸟窝,经常有所斩获。挂在玉米秆上的鸟窝不大,是鸟爸爸和鸟妈妈衔来玉米丝和玉米叶精筑而成的。蹑手蹑脚凑近一看,有时会看见带着斑点的鸟蛋在里头静静躺着,也时有已经长出绒毛的雏鸟张着小小的红嘴,鸣叫着嗷嗷待哺。万物有灵,为了不惊扰它们,看着看着,我便悄悄走开,内心燃起几分舒畅之感。
玉米林中,也有一些没能授粉结实的玉米秆。茎秆内营养不分流果穗,结不成玉米棒儿,秆黄中泛红,这样的玉米大人往往整株砍掉,但那却是我们小孩儿的最爱,当甘蔗来啃,那甜甜润润的水汁啊!越咀嚼越有味道,仿佛忘了曾经的饥饿和寒冷,多年之后还深深铭记着!
又过了一些日子,天气转凉,玉米在北飞雁群的鸣叫声中忽然变得黄灿灿的,更加炫目。南瓜、高粱、黄豆以及其它农作物也在秋天的阳光下泛着金光的色泽,要抓紧时间收摘玉米及那些入仓的粮食了,全家上下进入秋收农忙时节,从早到晚,起早贪黑,忙收紧收,亲戚互帮,人挑马驮,来来往往,玉米地俨然是热闹的集市,回荡着丰收喜悦的笑声、喊声……
秋收之后,喧嚣繁忙的玉米地迎来了寂静的寒冬。冬天的玉米地虽然没有夏秋的多姿多彩,流光飞舞,但同样带来无限的快乐与回味。放寒假时,我和要好的同伴把牛群放到山上之后就到玉米地里寻找收割时遗落的玉米、红薯、黄豆,捡拾干玉米秆烧火。当火势渐旺之后就把它们投到火堆里,在玉米秆发出“噼哩啪啦”的火声里同时飘来一股股香味。熊熊的火势随着风向忽左忽右,并伴着大伙儿的追逐嬉笑化作缕缕青烟一圈一圈向天空飘散。当火势由弱到燃尽,大家争先恐后在火灰里翻找的那些食物成为我们口腹之欢,久久留香。那些寒冬料峭的日子,就这样被我们流连贪婪于玉米地的无拘无束而变得生动有趣。那情那景那童趣,直到春天开学了还念念不忘!
春去秋来,玉米地的玉米种了一茬又一茬,玉米地里的主人更替了一代又一代。而我也从当年的孩童变成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工作已经三十余年的游子。曾经在玉米地里含辛茹苦、深耕细作的父母也于几年前回归了玉米地长眠。此后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山深处的故乡也在生命中渐行渐远。小时候是为了不吃玉米粥而努力读书,工作之后确实可以不吃玉米粥了。但每每记挂起那片给我温饱,给我快乐童趣的玉米地依然感慨万千,它已然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里,绵绵不绝,永生难忘。
新闻推荐
本报那坡讯今年以来,那坡县百南乡紧抓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机遇,把土地增减挂钩作为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进节约...
那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那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