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托起“心”希望的人文大师 ——记“全国人文医生”、右医附院心内科二病区和CCU病区主任潘兴寿教授

右江日报 2017-09-14 09:02 大字

潘兴寿在指导下级医师查房查看病历情景。

25年来,他医教垂范铸名师,成为全国人文名医。时而在病房里治病救人,以精湛医术救治了许多心脏病患者,为桂滇黔周边地区许多病患者托起了“心”的希望;时而在教室里教书育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培育了大批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他的医教风范感动了很多人,赢得了患者家属和学生们的赞誉。他研究的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他先后获得了“全国人文医生”“百色市十佳仁心医生”“百色市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个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十佳教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佳医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十佳医德标兵”等50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主任兼CCU病区主任、右江民族医学院和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潘兴寿教授。

1991年,潘兴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右医附院,在临床一线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曾到日本熊本大学附属医院、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研修学习,系统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诊疗有深入研究。他率领医疗团队在桂西地区率先开展了冠脉介入、心内电生理检查等多项诊疗新技术。他常说,要深入实际,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认真掌握患者病情;体谅患者心情,才能真正解除患者病痛。他认为,要做好临床工作,必须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他时常告诫自己,也告诫身边的年轻医师:要多做临床工作,多下病房,多看患者,多写记录,多加思考,才能为患者制定出具体完善的诊疗计划,才能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行为能力。在诊疗过程中,他视患者如亲人,急患者之所急,恪守“患者的需要就是我的天职”,深受患者好评,与广大患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25年的岁月里,他诊治了上万例心血管病患者,确诊了大量的疑难病例,挽救了上千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危急,变化多端,如急性左心衰、心跳骤停、高血压危象、致命性心律失常……潘兴寿经常是长时间守候在患者旁边进行抢救,一守就是数小时甚至一整夜。2015年6月8日,他出诊抢救并转运那坡县一位急性心梗患者。患者在路上出现病变,他在救护车上一路抢救,争取到医院后让患者能直接进入导管室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病情还不稳定,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一直坚守在病房观察患者长达40多个小时,直到患者病情稳定后才肯回去休息。如今患者身体状况恢复良好。正是他这样认真负者的态度,在周边居民中享有美誉,预约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25年来,他由于忙于工作,经常放弃周末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也没几次在大年三十能与家人团聚。对于贫困患者,潘兴寿无数次自掏腰包为他们买饭,无数次组织科室人员捐款,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燃眉之急。2003年开始,潘兴寿组织印发有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卡,留下科室及医生电话,方便患者联系随访。他亲和的个性、高尚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和善解人意的沟通深受患者的信任和同事的爱戴。

潘兴寿工作兢兢业业,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不管何时何地,他都急患者之所急,尽可能地去解决患者的疾苦。每天清晨,在大多数住院患者还没有起床时他就早早到办公室,开始他一天忙碌的工作。在办公室,他不是在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就是在与患者或其家属交谈,每天交接班、查房、坐诊,工作时间经常是连续十几个小时。他坚持查房、门诊、会诊、抢救、讨论病例、手术等一线工作,深入病房掌握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德保县24岁患者王女士自幼被发现心脏杂音,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缺损直径28mm。王女士因害怕开胸修补手术风险大,且术后遗留永久疤痕,影响美观,故一拖再拖。今年8月18日,王女士发病到右医附院检查,潘兴寿告诉她,房间隔缺损只是个小问题,不开刀,做手术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王女士欣然同意接受手术。22日,潘兴寿通过镜头直视,在王女士右侧大腿根部做一个5~8毫米大小的切口,再由腹股沟静脉插入一根小小的导管,将一个特制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送到缺损所在的部位,将缺损封堵住,手术不到1个小时就结束了。术后第二天王女士就能下床活动,观察1天即可出院,疗效相当满意。

潘兴寿热心对待每一个患者,倾心尽力为患者提供亲情式的优质服务,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同样他也关爱同事,亲自探望每一位生病的同事,亲自为每一位准妈妈送上科室准备的爱心礼物,让每一位同事都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每个节假日,他都亲自带领科室人员探望退休医务人员,虚心求教,把科室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他用文化熏陶科室,努力协调好各种关系,安排好各项工作,理顺好各个环节,调动全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和增强科室良好的团队精神,组织安排全科医疗学术活动,正确指导心内科二病区和CCU病区及院内心血管相关重病的诊治工作,解决疑难急危重症问题,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他经常到周边下级医院指导救治危重患者,推动了学科技术在本区域内的发展。此外,他还组织党(团)支部定期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义诊,数十次举办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健康讲座,深受各界群众好评。

潘兴寿临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巧独特,教育成绩显著。他曾经担任过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培训老师,参培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分赛区比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参加全国总决赛获得三等奖。此外,他还定期对年轻医师进行“三基三严”考核及专科考核。自2003年开始,他每年义务对本院和周边地区年轻医师进行“三基三严”培训及执业医师考核培训,经常自己掏钱买书赠送给学员及科室年轻医师。

针对桂西壮族高血压发病率高这一现状,潘兴寿主持开展了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变化、应激反应、血脂协同关系、与代谢综合征关系、肿瘤坏死因子等高血压代谢紊乱机制研究课题,为当地高血压临床防治策略和综合干预及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他采取组织举办心血管学术沙龙、合作研究课题、专题讲座、专题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了本学科学术水平,为桂滇黔三省交界区心血管学术平台和防治网络建造了条件。

潘兴寿科研成果丰硕,近两年来完成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百色市科技进步奖和创新奖6项;他开展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技术的临床应用”获得医院2012年度新技术优秀奖。他出版著作6部,其中主编4部;在各级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109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28篇;近两年来在《中国公共卫生》《时珍国药》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成为医院学术带头人。他现兼任广西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右江医学》杂志和《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编委。

潘兴寿常常通过患者的言谈举止望闻问切,贯彻中西医治疗手法,准确了解患者的身体康复状况;他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日夜操劳,他用丹心妙手托起了心脏病患者“心”的希望;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实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不愧是深受患者和学生爱戴的优秀“双师型”人才。

新闻推荐

那坡:脱贫攻坚又有“双千”模式

本报那坡讯为充分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决心,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日前,那坡县通过统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双千”模式助力脱贫攻坚。所谓“双千”模式,一是指“人均1000元...

那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那坡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