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圆安居梦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央、自治区、市直媒体隆林蹲点调研采访活动见闻之二 □本报记者 石广欢

右江日报 2019-05-07 08:48 大字

在隆林各族自治县,从县城中心往西行几公里便看到该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鹤城新区。几年前,鹤城新区所在区域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坡,如今,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社区各项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学校、医院、超市等硬件设施应有尽有,俨然是一个“五脏俱全”的成熟居民小区。近日,记者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央、自治区、市直媒体采访团走进鹤城新区,近距离感受搬迁群众的新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好,让我们家生活充满了希望。”去年搬迁入住安置点新房的贫困户李乜冷看到记者登门来访,连连称赞政府给予的帮扶政策。提到如今的生活情况,李乜冷喜笑颜开地说:“领到新房钥匙后,全家人都很高兴,大家想办法东拼西凑到一笔钱,简易装修了房子,还给新房添置了电视、冰箱等家电,生活有了全新改变。”

今年55岁的李乜冷是隆林新州镇马雄村马雄屯人,一家4口人,此前靠种植玉米、稻谷等维持生计。由于其丈夫早年因病逝世,家中缺乏劳动力,一家人过着清贫的日子。“那时候,能填饱肚子很不容易。”李乜冷说,马雄村山多地少,以前,村民收入来源全靠地里的农作物,如果遇到旱季或者山洪爆发,收成便大幅减少,很多村民种植的粮食不够全家人吃。在此之前,李乜冷一家人每天辛勤劳作,却苦于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一直居住在简陋的老房子里。直到2018月3月5日,作为隆林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对象,李乜冷全家搬进了面积为96平方米的崭新楼房,实现了安居城市的梦想。

从大山里搬迁到县城后,李乜冷把家里几亩地全部租给村里发展沃柑产业,按一亩地每年600元收租金,一年有几千块钱收益,家里土地不用闲置荒废,让她更加坚定了在城市发展的信心。李乜冷告诉记者,搬进新房后,她儿子与儿媳妇开始外出务工,她负责接送孩子读书。现在每天早上只需步行十分钟左右,她就能准时把孩子送到学校,晚上学校放学后,再去把孩子接回家,来回都是走平坦的水泥路,这里的教学环境让她很满意。“其他的配套设施都很齐全,楼下设有小超市,大家外出购物也很方便。”李乜冷说,社区优质的配套服务带来诸多好处,让她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据了解,鹤城新区占地面积约1053亩,总投资约15.71亿元,是隆林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规划有学校、社区医院以及儿童乐园等基础配套设施,将打造成居住环境舒适的综合类服务小区。该项目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安置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3244户14038人。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2218套安置房的建设并移交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搬迁入住,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剩余的交房任务。

“搬得出”只是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留得住”“能致富”才是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的致胜法宝。越来越多的搬迁贫困户进城入住后,如何让他们“留得住”“能致富”,彻底拔掉“穷根”,成为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隆林整合多方力量,积极推进工业产业园、扶贫车间等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近就业岗位。

在鹤城新区,该县政府大力引进的鹏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让搬迁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的愿望。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埋头专注工作。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总部设在深圳,隆林设立的分公司主要生产变压器等电子元件,工人工资通过计件发放,目前在车间里工作的工人,大部分是小区里的搬迁贫困户。

来自革步乡央索村卡里屯的搬迁贫困户韦亚敏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开学后,她开始在鹏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班,工作之余还能照顾两个孩子读书和生活。“在家门口能有一份工作赚钱补贴家用,我感到很满足,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多赚一些钱,减轻家里的负担。”韦亚敏说,她自己现在有了稳定收入,其爱人在家发展养殖业和种植砂糖橘,他们今年攒够钱就装修小区里的新房,她相信未来生活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桂风壮韵显魅力 民族文化展风采

壮族会鼓震天响。陆丽红/摄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群众齐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林斌/摄各地歌王亮开嗓子,共唱社会和谐人民安...

隆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隆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