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农村家庭的“厌学症”越拖越重
■本报评论员 扈宏毅
比没钱上学更可怕的,是不愿意上学,或者不相信教育可以给人带来好处。这一部分是由于贫穷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个人偏见和思维局限,一部分是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令人不满导致的,或者还有一部分原因,源于当先“拼爹”现象导致的社会公平缺失。
尽管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但“厌学症”在不少贫困家庭中滋生、流行。据报道,广西脱贫攻坚督查组在深度贫困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督查暗访时发现,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截至督查时,有53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未能劝返回校。还有部分贫困家庭的家长不满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和校风校纪,担心孩子没学好反学坏,萌生弃学念头。
当城里人想尽办法让孩子进好的学校,不惜出巨资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时,“读书无用论”却还流行在某些农村贫困地区,持这种观念的人并非个例,如果我们去农村走走看看问问,就会知道如今小小年纪便外出打工的青少年并不少。
比没钱上学更可怕的,是不愿意上学,或者不相信教育可以给人带来好处。这一部分是由于贫穷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个人偏见和思维局限,一部分是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现状令人不满导致的,或者还有一部分原因,源于当先“拼爹”现象导致的社会公平缺失,使得那些没有社会背景的家庭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有所灰心。
有些人会用一时的收入来衡量读书和教育的价值,比如“我们门口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四五万,很多大学生出来都赚不到。”“读不读书可能过的生活都一样,那为啥要绕一个大圈子?”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老人,受够了生活的辛酸和压力,把目光和思想禁锢在“挣钱”上,认为支付了教育经费,获得了知识和文凭,就可以赚更多的钱,而另一边大量事实证明知识与收入并不一定是水到渠成的关系,读书带来的好处,也不能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
近些年,尽管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这并不足以使农村教育质量真正提升起来。农村教师收入水平长期偏低,导致人才流失,而留在学校的老师则士气不振,责任心不断下降,而这些老师们面对的学生还有很多是家长在外打工、尤其需要关心和教导的留守儿童,因此农村学校的校风校纪可想而知。有报道称,某些农村地区的人们在心理层面上便由此形成了“在农村学校上学就是混日子”的认知。
随着留守儿童不断增多,改善农村学校的辍学现象,拉近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就已经不能通过每年按部就班的那些固定投入来实现,而是需要切实重视起来,并在多个方面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包括从资金上进一步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教师的待遇,改善老师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条件,并进一步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使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更多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消除他们在学习道路上的后顾之忧。
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氛围的建设上,则更要下一番工夫。与城市学生不同,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尽管老人可以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却很难发现和应对他们的性格和心理问题,对此,还应为农村学生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还要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平台,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使教育的地位在家长和学生心中逐步得到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隆林讯“大爷,购买种子和肥料时,一定要看包装是否完整、标签是否清晰、有没有出厂检验合格证,要是怀疑买到假劣农资...
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林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