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个三
梁汉昌镜头下的壮族儿童
梁汉昌
2018年是我实施“三部曲”影像记录工程的第18个年头。所谓“三部曲”,就是“我的家乡——隆林”“我的民族——壮族”“我的兄弟民族——瑶族”三个拍摄专题。
多年前,记者身份的我发现:工业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农耕时代的文明成果因逐渐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空间”而成为“遗产”,成了映射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的一道“绚丽晚霞”。诚然,日落日出,潮起潮落,四季更替,草木枯荣,大自然如此,人类亦然,历史在向前发展,文化也会自我调适,它将以更新的内涵和形式自动适应新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以“超常规”速度追赶现代物质文明的进程中,上天的馈赠、祖先的遗产,慢慢远离我们,我们越来越找不到“根”。我们是否应该重新从民间这个源头上去认识自己的文化?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我决定利用影像记录的方法去捕捉文化遗产这一道“绚丽晚霞”,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挖掘、整理和研究广西民族民间遗存的传统特色地域文化。
18年里,我的足迹印在了八桂大地上千个村寨的寨门前后。12个世居民族创造的原生态民间文化遗产,就像洒落在天边的珍珠一般,魅力无穷。在原生态的苗族山寨里,我看见心灵手巧的妇女织绣出绚丽多彩、精美绝伦的苗绣;在彝族家,我领略了充满原始野性的“抹黑脸”习俗;在红水河畔的壮乡和驮娘江畔的壮寨,我聆听到了那飘荡在空谷中的犹如天籁的纯美山歌;在仡佬山乡,我为谜一般的仡佬族象形文字百思不得其解;在隆或乡,我欣赏到山旮旯里一道靓丽的风景——那传承着汉唐遗风、勤劳能干、大方健美、衣饰统一的高山汉女人……我的心灵被这些民族瑰宝深深震撼了。我无限感激,是大山里的少数民族乡亲顽强地坚守和代代传承着祖先灿烂的文明,让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耳闻目睹多元文化的精彩。在那些日子里,我如饥似渴地用“玛米亚RB67”相机拍了整整300个“120型”反转片胶卷。
在一次次与乡亲们亲密共处中,在一次次与瑰丽的民间艺术相遇时,我深深体会到,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就是我们的母亲文化。那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是普通老百姓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更是现代文化变化发展的源头和根基。
我带着探寻民族民间文化的目光辗转于八桂大地。说句心里话,因为太多的艰难困扰,我也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暗下决心要打退堂鼓,却又一次次地在风雨中迈动脚步再次上路。直到今天,我仍然没能走完八桂大地。或许从地理角度说,八桂山川是可以走得完的,但从精神角度来说,这却是永远也走不完的——因为那里的民间文化意蕴是如此的深厚。
弹指一挥间,18年过去,我的“三部曲”有了阶段性成果:“我的家乡——隆林”专题以《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广西隆林》为题、“我的民族——壮族”专题以《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为题分别结集出版,摘获多个奖项。“我的兄弟民族——瑶族”以《山寨的彩虹——瑶族服饰》为题正结集待版。
2018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40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为一名壮族摄影工作者及文化艺术研究者,我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使出了“三板斧”:以一批作品和科研成果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献礼;多方筹集资金,历经艰辛,购买收藏了1000多件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创建了一个2000平方米的民族服饰文化博物馆,已免费接待观众20多万人(次),同时建成了广西民族文化影像资源库,向研究机构和学校开放,让社会共享;成功推动了一个乡村文化振兴示范项目——古岳文化艺术村,引进20多个文艺创作及文化创客入驻建设工作室、艺术馆、音乐厅、文体馆、壮族传统工艺坊等,在2018年被评为南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
2019年,我努力实现三个梦想:依托我前期“三部曲”的资源和多年的民族服饰研究成果,努力研发设计出新时代广西12个世居民族新装品牌;推动《山寨的彩虹——瑶族服饰》正式出版;与出版社等机构合作研发、推出畅销的广西民族文化符号文创产品,让更多民族文化飞“回”寻常百姓家。
新闻推荐
南盘江畔歌舞飞扬 五彩民族共建和美家园 市第五届文艺汇演隆林各族自治县专场演出侧记 □本报记者 罗 霞
隆林各族自治县代表队演出的苗族舞蹈《搓麻》。□本报记者韦克家摄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花团锦簇的民族服饰、激...
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林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