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史书”

广西日报 2018-08-16 08:13 大字

本报记者张天韵

隆林各族自治县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而苗族又分偏苗、花苗、白苗、红头苗、清水苗、素苗6个分支,向来以“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著称。这里的服饰古朴典雅,风情多姿。其中,苗族服饰最具特色,几乎每个图案、每条折褶都浓缩着苗家人悠久的历史变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因此又被史学家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记者通过老中青三代摄影家的镜头,走进这座“博物馆”,打开这本“史书”,去探寻隆林民族服饰的变迁——

1989

草鞋、解放鞋、塑料鞋、高跟鞋……

今年春节尾声,过年的余温还在氤氲着,84岁的老摄影家区用诚已坐上前往隆林的大巴,再次来到阔别10年的“天上街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变化大到几乎认不出来了。”区用诚聊起今年春节重返德峨镇的情景,嘴角几乎是上扬的。

1989年就和德峨结缘的区用诚,当时是一家媒体的摄影记者,“百色天生桥水电站当时正在建设中,拍摄任务一结束我就趁机拐到德峨乡。”区用诚扳着手指很认真地数数。

“我记得,那年到德峨,可是要走上三天两夜的呀!”当年德峨的那两条短短的不足两三百米的狭窄街道与一个小圩场,以及那些低矮破旧的泥巴房在他脑海里抹之不去,“当时正遇上五天一次的圩日,背背篓的,骑马的,将不大的圩场挤得满满当当。”尽管如此,那满街流动的少数民族服饰却惊艳到他,以至于他不畏天高地远一次次往德峨跑:从最初的黑色胶片机到2006年的数码相机;从三天两夜的路程到现在的一天路程……所拍的照片内容越来越丰富,服装的色彩也多彩起来。

在区用诚的厚厚相册里,有1989年拍摄的当地村民赶圩的照片,既有穿着自家编的草鞋的,也有穿着解放鞋的,“还有人光着脚的。”区用诚回忆起那情景依然非常清晰,“才过两三年,已看到不少有人穿塑料凉鞋了。”他特地指着其中一张,照片上,两个偏苗女孩脚穿解放鞋,正在集市里鞋摊前,弯着身子,每人手里拿捏着一只白色塑料凉鞋,正在窃窃私语。

接着区用诚又指着电脑里的照片说:“自从用数码相机后就很少再冲洗照片出来了。你看这张,是今年初刚拍的……”只见照片上两个偏苗女头戴五彩头饰,时髦的红色高跟鞋在绣花的百褶裙下若隐若现,足足有8厘米高的金黄色跟特别醒目。

“头饰变化最明显了。你看,当时的偏苗,为了生活生产便捷,她们头上戴的是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普通头巾。你再看今年新拍的,那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的头饰就是偏苗改良过的。”在区用诚镜头里,每一种服饰款式的变化都留下了时代的年轮……

2002

以独特视角留住“母亲”文化

今年54岁的隆林籍壮族民俗摄影师梁汉昌,在他30岁时就走出家乡,成为南宁一家主流媒体的摄影记者。

然而,在外打拼了20多年,家乡依然像年迈的母亲让他牵肠挂肚。于是,在他40多岁的时候回到家乡,“2002年8月,我请了假,借用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对家乡隆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

这次田野调查对他触动很大:“在原生态的苗族山寨里,我看见破旧的茅草屋下,心灵手巧的妇女织绣出绚丽的苗绣……”提及家乡民族服饰,梁汉昌眼里泛起泪花,“我无比感激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顽强地坚守和代代传承着祖先灿烂的文化瑰宝。我常常不得不跪着拍摄,以示敬畏!”

在那些日子里,他如饥似渴地用胶卷相机拍到数码相机……

“在长达5年的调查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民族服饰随着年轻人放弃而逐渐消失,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已越来越少。”他的语气带着焦灼、忧伤。

为了更好地抢救性记录家乡民族服饰,2005年6月,梁汉昌割舍了自己喜爱的新闻工作,全身心投奔到抢救“母亲”文化的队伍中。“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服饰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和时尚开始糅合在一起,无论是在材质、色彩还是图案上,都变得更为绚丽和丰满。”然而梁汉昌话锋一转,“从最初的一针一线手绣到现在的机绣,从最初的手工织布染色到现在批发进货,这变化不知是喜还是忧了。”

尽管如此,梁汉昌用近10年时间拍摄的几万幅图片,定格了2002年以来隆林民族服饰变迁一个缩影。“它,足够让我们的后代有一个骄傲的回顾。”他欣慰地说道。

2018

民族史迹“写”在身上

家住隆林蛇场乡的杨柳是县城一家照相馆的年轻摄影师。还在大学时期,她就迷上了摄影,“有一年暑假放假回家,家乡的姐妹们见我背着相机,纷纷让我帮她们拍照。”杨柳受此启发,决定在家乡开一家照相馆,让乡亲们有个拍照的地方。

“现在穿着自己民族服饰来拍全家福的人可不少。”她一边说一边拿出自认为拍得最满意的一组照片给记者看,“瞧,这张头戴绚丽头饰的是我叔娘,叫杨曦媛,她这一身服饰是她自己设计并在全国获大奖的呢!”

从杨柳颇带自豪的娓娓道来,一家三代接力棒般传承苗族服饰制作技艺的故事跃然纸上:

杨曦媛是一名“80后”自治区级苗族服饰传承人,家住隆林猪场乡。她的外婆、妈妈、姐姐,每人都有一手精湛的苗绣技艺。在她的脑海里,满满都是指尖上的记忆:一块棉布、一捆丝线、一根绣花针、一双巧手……苗绣蕴含的苗族传统审美元素,在她们的指尖下变化得风情万种、绮丽妖娆。

耳濡目染,小小的杨曦媛也常常用纸或叶子剪成小衣服小裤子。上学后选的专业也是服装设计。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看到世代相传的民族服饰因老人的渐渐离去和年轻人外出打工将濒临断层,她揪心地痛。她了解自己的民族是以迁徙著称,他们的服饰是记录苗族历史的载体:裙头用蜡染的图案代表连绵不断的山峰;蜡染下那用手工刺绣的长城图案,代表偏苗迁徙时经过的长城;裙子的中部用绿、红、黄等丝线缠绕成的条纹,代表着偏苗跨过的黄河、长江……

在她看来,这些凝聚着民族气息和血脉的图案一旦消失,也就意味着这种民族历史文化的断链和空白。她舍弃在大城市开的服装店,自筹资金,和家乡留守贫困妇女共同开办民族服饰作坊,开始从事苗族各种传统服饰及手工艺品的抢救、挖掘和开发。

杨曦媛一直认为,留住年轻人就留住希望。她开始在头饰上进行改良,将原来单一的毛巾或素色头巾用五彩丝线记录苗族迁徙之路:古时妇女离开苗城,怕身上带着的粮食种子在蹚水过河时被浸泡发霉,就把种子绕在头发上,这就是苗族妇女独角发髻的源头;有些图案代表昔日苗族都城的布局、山川、五谷……

这套由杨曦媛设计改良的“迁徙记忆”,不仅在2017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比赛中获得“金奖”,还在2018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获得“铜奖”,更赢回了年轻人的心,“这套民族服饰满满都是有意义的符号,读懂它,就知道苗族的历史了。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来留影。”杨柳说道。

薪火相传的接棒,民族服饰成为不朽民族文化符号和永远记忆,将不再是传说。

新闻推荐

岩茶乡:“扶贫+扶志”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本报隆林讯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岩茶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路,注重提高贫...

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林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