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骦: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脱贫

右江日报 2018-03-26 10:11 大字

本报隆林讯2013年6月,在外打工多年的黄骦辞掉矿业公司薪资丰厚的工作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镇八峰村保上屯。几年来,他用自己的勤劳和韧劲,书写了“回乡一人,带富一方”的创业故事。

在外省打工多年的黄骦,回到家里后,面临的就是今后如何生计问题。经过对农村产业的了解和分析,他认为种桑养蚕是一条不错的致富路子。他到隆或镇政府了解种植相关情况后,又跑到该县农业局桑蚕办了解相关种植技术及发展前景。做好了这些前期工作后,立即着手种植桑树、筹划引进蚕苗。

2014年,他利用自家的荒山和租别人的荒地共种植了60亩桑树,在他的带动下,同村的龚洪明、黄灿、龚志高、龚志荣4户农户也发展种植桑树,种植规模达到了161亩。在县农业局桑蚕办的指导和帮扶下,他们建成一座面积210平方米的蚕房,7月进第一批小蚕6张开始养殖,因小蚕从县城送过来,天气炎热又在半路堵车4小时,养殖几天后第一批小蚕全部死亡。但他没有气馁,又从县城进第二批小蚕来养,由于第一年没有种养经验,他还是亏了。

黄骦走南闯北多年,深知创业不易。2014年底,他总结了前面养殖失败的经验教训,在不断摸索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又扩大了种植面积,总面积达到200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摸索和总结养殖技术基础上,他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术,成为了养蚕技术能手。2015年、2016年桑蚕产值都在不断增加。仅2016年产值就达9万余元,黄骦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2017年在黄骦的带领下,全村共建有蚕房7座,蚕房面积1337平方米,养蚕150张,产鲜茧12000斤,总产值近30万元。

在种桑养蚕的同时,黄骦通过了解,发现其他村有群众种植大肉姜,每亩产量在6000~10000斤,按照市场价1元/斤来计算,一亩的产量获利颇丰。但其他村都属小规模的个人种植,如果规模做大一点,可能利润更多。发现这个商机后,黄骦决定自己也来尝试一把。从2014年开始,他租用20亩土地,花了3年的时间来摸索种植大肉姜的经验。与种桑养蚕一样,从第一年血本无归,到第三年的有所收获,凝结了他自己很多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同时也见证了发展农业产业存在的诸多困难问题。

在掌握种植大肉姜技术后,2017年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共种植50亩,参与种植农户16户,其中贫困户8户。亩产量2017年普遍在10000斤以上,最高达到了15000斤,每亩产值在10000元到15000元之间。

2016年8月,黄骦注册成立了“隆林保上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金额200万元。村民以水田、旱地、林地及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主要涉及种养产业有种桑养蚕、种植大肉姜、种植冰糖橙等,社员涉及1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4户,并带动25户农户种桑养蚕。2016年八峰村种桑面积达250亩,果园41亩,建有蚕房5座约900平米,每年养小蚕200张左右,销售收入30万左右。

□张宏锋

新闻推荐

隆林:正月初八唱八音

←克长乡河马村“八音世家”韦富甘一家祖孙三代进行八音坐唱。“正月初八唱八音,代代相传成习俗”。2月23日正月初八,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民间八音队集中展演的日子,来自各乡镇17个民间八...

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林各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