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心谋发展 带领村民奔富路 记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刘正和、朱丽菊伉俪 □秦 萍 谢永翠 杨再阳

右江日报 2020-09-02 08:08 大字

在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有一对远近闻名的创业致富贤伉俪——刘正和与他的妻子朱丽菊。夫妻俩举案齐眉,勤劳孝顺,家庭其乐融融,他们家既是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夫妻俩更是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刘正和家是我们村的养蚕大户,他们夫妻俩桑蚕产业做得非常好,乐于奉献,与邻里关系团结和睦,经常帮助困难的群众并提供养蚕技术。”磨贤村党支部书记谭远昌如是说。

刘正和、朱丽菊夫妻俩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虽然刘正和比妻子大10多岁,但遇事总会与妻子商量,遇到困难也会一起解决,生活上相互照顾,事业上互相扶持。同时,刘正和夫妻俩注重言传身教,他们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十分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在父母的影响下,两个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

刘正和与妻子先后在深圳、南宁等地打工,虽然收入不错,但他们却觉得不能在家孝敬父母,心有遗憾。2005年,当磨贤村的桑蚕产业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时,夫妻俩在了解到种桑养蚕产业养殖时间短、投资风险低、收益见效快等特点后,看到了致富的先机,便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决定返乡创业。

创业初期,由于没有技术,夫妻俩先是小面积试种,第二年朱丽菊到百色蚕种厂学习,以丰富养蚕方面的知识。在各项技术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2006年,他们俩又采取开垦荒山、租用农户田地等方式扩大桑园,充分利用自家的耕地,种下了30多亩桑树。夫妻俩在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种养水平,如今夫妻俩已从事种桑养蚕工作14年,养蚕每批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2019年底,他们种植桑树82亩,饲养大蚕112张,小蚕供育2114张,年收入达37万元。

身为磨贤村扶贫专干,在自我致富的同时,刘正和夫妻俩秉承共同致富的理念,积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桑蚕产业。

从2007年开始,夫妻俩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动员群众种桑养蚕,主动宣传并亲自传授农户养蚕技术,并利用自家较为充足的蚕房设备和桑园面积、养殖技术过硬等优势,帮助农户同育小蚕,从而提高蚕农的养蚕成活率,增加他们的收入。在他们长期的技术跟踪指导下,蚕农的信心增加了,收入也提高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了种桑养蚕的队伍中来。

“我们带动了200余户农户种桑养蚕,其中100余户是贫困户,除了本村以外还有部分逻楼镇的农户。今后我还将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桑蚕产业,大家共同发家致富。”刘正和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凌云 贫困村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

本报凌云讯“我以35亩老油茶林入股合作社,经过低产改造,油茶效益大幅提高,去年获得14万元分红。”8月17日,凌云县下甲镇双达...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