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故事:洪化通宝□杨光茂 文/图

右江日报 2020-07-09 08:41 大字

凌云县民族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清代吴世璠铸洪化通宝小平钱”是2003年5月从凌云县城南那光(小地名)墓地出土。该钱币(如图)直径23毫米,外廓沿厚1毫米,方穿,穿径6毫米,穿孔四周书“洪化通宝”四个字,楷书字体,钱文对读,重3克,素背。钱币表面泛黄,整体保存完好。

“洪化通宝”为三藩叛乱时,盘踞云南、贵州的吴周政权所铸。明末清初,顺治帝为夺取全国政权,先后起用三边总督洪承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等明朝降将为其开路打先锋。康熙即位后,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作为“有功之臣”分驻各地,论功受赏,史称“三藩”。三藩各有重兵,分据地盘,在用人、征税、铸钱等方面各自为政,俨然是三个独立的小王国。后来,清政府为维护全国统一,下令撤藩,吴三桂举旗反清。1678年吴三桂病死后,其部将拥戴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在贵阳袭号,改年号为“洪化”(共三年,1679-1681年),并铸“洪化通宝”。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延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被平定,三藩钱也随之消亡。

“洪化通宝”铸币开炉地有昆明(云南版)和贵阳(贵州版),以昆明铸造版式变化较多,贵阳版数量相对较少。昆明版停铸的大致时间为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清军三路大军攻入云南,围攻昆明时吴周政权内部兵变,吴世璠自杀。贵阳版停铸的大致时间为康熙十九年十月(1680年)清军收复遵义和贵阳。

洪化通宝版式变化大概分为两大系列:光背和背字,光背是指钱币背面无字,背字是指钱币背面有字。背面有字的又分两种(即背面“工”字和背面“户”字)。该枚钱币通部矮短(短通类),素背,属于云南版。

新闻推荐

学员走上讲台 讲好扶贫故事 凌云打破传统模式开设“驻村课堂”

本报凌云讯为进一步提高全县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凌云县近日分两批次对全县295名...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