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故事:厌胜花钱□杨光茂
凌云县历史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民国洪武通宝生肖厌胜钱”为外圆内方孔,直径68毫米,边沿厚3毫米,重81克,是一枚大型花钱,非流通钱币。正面有“洪武通宝”四个大字,钱文对读,正楷字体。虽然是“洪武通宝”,但不是明代铸造的。背面图案有观音菩萨、菩提树、白云、草地、马、牛、羊,观音坐在菩提树下,旁边是一朵白云图案,下方是草地,草地上有马、牛、羊,整幅图案表现了蓝天白云下,观音菩萨保护马牛羊的美丽景象。这枚花钱也称为“洪武通宝背观音菩萨三畜压胜钱”,或称为“六畜兴旺”压胜钱。此枚花钱阔缘大字,“洪武通宝”四个字苍劲有力,品相极佳,包浆自然。
厌胜钱也叫做压胜钱、押胜钱、压胜品、花钱、民俗钱等,并非流通货币,在余榴梁先生所编著的《中国花钱》一书中,将其归类于“钱文花钱”,正面是皇帝的纪年加上通宝、重宝、元宝,背面是图案、圣旨或文字。
厌胜钱起源于西汉,至清末民初都有铸造。它最初的用途是用来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发展到后来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诸如祝福、开炉、避灾、占卜、玩赏、馈赠等都铸厌胜钱。按照不同的用途,大致可分为厌胜、凭信、纪念、上梁、供养、吉语等品类。纵观历朝历代的厌胜钱,各种书法、图案内容,多是体现当时的礼俗时尚,因此厌胜钱对考察各朝代的政治、民俗、文化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这枚民国时期的厌胜钱正面铭文是“洪武通宝”,背面是观音菩萨、马、牛、羊图案,结合历史,可以这样解读:洪武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洪武初年,朱元璋高度重视农牧业发展,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历史记载,后来又实行屯田、马政,发展手工业,完善驿站制度,农牧业增产增收,逐渐繁盛。所以,正面用朱元璋的年号“洪武”加“通宝”来铸造厌胜钱,更有历史依据和纪念意义,背面用观音菩萨保佑“三畜”,祈求大吉大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畜兴旺,显得更加吉祥如意。
新闻推荐
大寒假将尽,春的脚步,如约而至,邀上你我踏春。春的时节,一派生机盎然;祖国遍地都是,春的美丽...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