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是一片文学厚土 专访百色籍著名作家曾平标 □本报记者 韦克家 黄素雲

右江日报 2020-01-26 11:01 大字

过去的一年,对于曾平标来说,是一个丰收年,其作品《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以下简称《中国桥》)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国好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特别奖,广东省“有为杯”报告文学金奖,分别入选中宣部10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和“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近日,曾平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文学路从《右江日报》出发

记者:首先祝贺您的作品《中国桥》荣获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大奖,作品产生广泛影响。对此,您有过预想吗?

曾平标:首先感谢您和《右江日报》对《中国桥》的关注。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为《中国桥》这部书预设一个高度,事实上也不可能预设。因为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在出版之后,自己是无法预知和掌控其命运的,就好比一个人出生以后,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是怎么样,比如上什么样的大学、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中国桥》能有今天的影响,我自己也感到愕然。不过,能拿奖毕竟是件好事,可遇不可求,高兴一下就好。

记者:作为百色人,您曾经在百色工作和生活过,当初为什么选择文学之路走?

曾平标:1982年,我百色民族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一个叫八里的村庄当小学教师,学校位于广西第二高峰岑王老山脚下,生活和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甚至可以说是恶劣,晚上点的还是煤油灯。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是一辆马车把我连同行李拉到教学点的。我负责上三个年级的课,每个年级也就10来个学生,孩子们挤在一个教室,全是复式教学,每个年级轮流上15分钟课。除此之外,我还要做班主任,音乐、体育、美术一肩挑,每周24节课。当时我就想,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拿什么来改变命运?思来想去,我决定拾起师范时追逐的文学梦。你问我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初衷其实很单纯,就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处境,这是唯一的理由和力量。

记者:您曾说过您与《右江日报》有着不解之缘,能给我们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吗?

曾平标:我的文学之路是从《右江日报》出发的。简单来讲,我的“四个一”就是在《右江日报》这个平台上发表的,即:第一篇通讯《“摇钱树”背后的故事》,第一篇散文《悠悠清波话东湖》,第一篇小说《赴死》,第一篇报告文学《EGT:黑色的诱惑》。可以说,《右江日报》是我文学的圣地。我特别感谢《右江日报》副刊“澄碧湖”,是这块小小的园地为我种下文学的种子,让我有机会“生根开花”,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记者:从大山走到大海,从革命老区走到经济特区,您认为文学在其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曾平标:文学可以改变命运,我就是那个被文学改变命运的人。回顾过往,可以说每一步行走都靠文学来照亮。比如说,发几篇散文,我从乡里调到县里,发几篇小说和报告文学,我从县里调到地区。1994年我携第一本专著《山神》闯广东,之后出版长篇报告文学《魂铸京九》等5部,再从河源、广州到了珠海。文学给了我太多的恩赐,在我的世界里,文学就是灯,照我前行,在我的生活里,文学就是一壶陈年的老酒,它的醇香让我陶醉,他的酒力为我壮行。

写作路上需要突破“瓶颈”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为什么会选择报告文学这种非虚构文体?

曾平标:文学有很多门类,和所有的文学爱好者一样,我的早期什么都写,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1991年,我是以小说和散文加入广西作家协会的,不过写出来的东西都没什么很大的影响,而与我同时代的那批作家有几个都开始“火”起来了,我知道自己的写作遇到了“瓶颈”,正郁闷不知道往何处使力。1989年,全国报纸副刊举办了一个“建国40周年报告文学征文”活动,我尝试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参加了比赛,没想到拿到了奖,当时在圈内还引起了点小轰动。我于是另辟蹊径,从此走上了非虚构写作的道路,至今已整整30年,期间出版了18本书,480万字。所以说,如果你在写作上遇到瓶颈,不妨试试别的文体,说不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弯道超车”。

记者:港珠澳大桥这个题材非常大,您是怎样深耕这个选题并最终获得成功的?

曾平标:和其他文体不同,对报告文学作家来讲,选题非常重要,即使你有再好的基本功也不行,之前我也写了不少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报告文学界并没有多大反响,个中的短板就是选题。港珠澳大桥这个选题百年不遇,因为它太特殊了,一桥连三地,左手牵着香港,右手拉着澳门,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桥”。突然碰上个千载难逢的重大选题,我肯定会揪住它不放并把这个题材经营好。

我是从2004年就开始关注这座大桥信息的,2009年大桥动工后,我用3年时间跟踪收集资料,5年时间采访创作,2年时间修改补充完善,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和之前相比,港珠澳大桥的采访写作过程非常复杂,“瓶颈”很多,当然,微信、QQ、浏览工具等现代通信和传输技术为我需要的各种资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记者:您专注于报告文学写作30年,您对这个文体的前景怎么看?

曾平标:非虚构写作近年来呈现出新的火热态势,其实非虚构写作与纪实文学或者报告文学写作,他们的基本要义是一致的,就是“真实”,但也有区别,比如报告文学就是要用文学的形式来处理新闻的题材,与其他纪实类文学作品相比,其时效性更强。报告文学有文学的结构、文学的语言、文学的描写,有故事、有细节、有人物刻画,我觉得报告文学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因为它是讲“中国故事”的最好文体,是最快捷、最及时反映重大现实问题的文学门类,既有新闻的时效性,又有文学的可读性,是文学的“轻骑兵”。

百色是一块文学厚土

记者:您是从百色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作家,您对这块文学的故土怎么看?

曾平标:为作家找好题材,为题材找好作家,都是各地文化部门的普遍共识。百色是一片文学的厚土,也是一座文学的“富矿”,比如红色经典、扶贫攻坚、民族团结、边境经济等等都是本土作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题材,这个需要作家不断地挖掘、深化、提炼,需要作家的一双慧眼和对生活的透彻。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就是个大题材,她集高知分子、青年楷模、妇女榜样、少数民族于一身,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故事”,这样的题材不要让它跑掉。当然,好题材不要被写“烂”,写烂了就浪费了这个好题材。

记者:您认为当下报告文学写作的现状如何?

曾平标: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文学正在成为一种小众,而报告文学的写作又是小众中的小众。当下报告文学写作的短板一是平台问题;二是队伍问题;三是评论问题。具体来说,目前,国内提供给作者发表报告文学的载体不多,平台很少,这在客观上影响了文学爱好者写作报告文学的意愿,主观上造成了报告文学队伍青黄不接。同时,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评论少之又少,报告文学有点“野蛮生长”的状况。我觉得《右江日报》也可以在澄碧湖开辟非虚构栏目,让写报告文学的作者有发表的机会,找找感觉和门路。

记者:我们知道您的本职工作非常繁忙,您是拿什么时间来写作?回顾您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您如何评价自己?

曾平标: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我常说,写作是“鱼”,本职工作是“熊掌”,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这关乎写作者对文学爱好的一种态度和深度,我是把写作当做一种休闲来对待的,就像别人业余时间喜欢钓鱼、种花、打麻将一样,喜欢它,你就会不知疲倦,甚至越写越亢奋。我从来没有因为搞文学创作影响到工作。相反,文学的思辨性在我工作碰到困难时提供了路径和方法,获得思想的升华。

现在往回看,当年很多文学青年和我一样热爱写作,但走着走着,有的在半路放弃了,有的放弃后又重新提起笔,但已经追不上了。我庆幸自己从来没有放弃,我真心感谢自己的这份执着。其实,对于每一个作家来讲,最后拼的是毅力和运气,很多作家比我写得好,只不过我的运气比他们好一些罢了。

新闻推荐

凌云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本报凌云讯“双达是个好地方,这里山清水又秀……”近日,在凌云县下甲镇双达村,舞台上一首《赞双达》拉开了双达村脱贫攻...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