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水村:石窝窝地变“聚宝盆” □牙宏威 曾立英

右江日报 2019-08-15 08:37 大字

安水村属典型的石漠化大石山区,山高、地少、路差,群众喝水全靠天……这是昔日笔者对安水村的印象。

仲夏,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沿着曲折的公路,笔者驱车前往凌云县逻楼镇安水村。一片片绿油油的桑园镶嵌在大山里,一张张肥美的桑叶随风摇曳,来来往往的汽车、摩托车在公路上尽情飞驰,一栋栋楼房掩映在丛林深处,一条条水泥路通屯到户,村里篮球场、路灯、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此时此景打破了笔者对安水村的初印象。

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上光秃秃,地上粮荒荒”,当大山隔断一切,贫穷、落后一度成为安水村难以挥去的标签。村里的青壮年只能选择外出务工,家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整个村略显萧条和荒凉。

安水村出路在何方?曾经,发展产业是摆在该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面前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拿出愚公移山志,敢叫荒山变金山。近年来,凌云县桑蚕产业方兴未艾,很多大石山区依靠种桑养蚕走上脱贫致富路。“别的地方能搞,我们村照样能。”安水村村支书陈家爽坚定地说。他认为,安水村虽然处在大石山区,但地势平缓,土地成片,大有文章可做。于是他就开始动员村民尝试种桑养蚕。

起初,囿于旧思想观念,很多群众并不接受种桑养蚕产业。“群众不乐意干,村‘两委’干部、党员就带头干。”陈家爽介绍,该村按照“支部引领、合作带动、农户参与、基地示范”的模式,起初流转土地100亩,尝试发展桑蚕产业。通过一年的努力,种桑养蚕效益不错,群众看到后心痒痒的,纷纷加入养蚕大军。

安水村充分发挥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动115户234人在石窝窝地里种上桑树,桑园面积达300亩。除此之外,该村“3+1”特色产业有油茶、乡村旅游、杂粮杂豆等,自主产业发展覆盖贫困户100%。

“每到农闲和桑叶地里杂草丛生时,村里需要雇人除草,我便可以去除草,一天干8个小时,可以拿到100元工钱。采桑叶一斤5角,我一天能采100斤左右,一年下来收入也有5000元~10000元。这样我不仅可以兼顾家里,还可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贫困户劳启产高兴地说。

安水村的村“两委”班子勇担当、勤思考、谋发展,目前已经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500亩,其中200亩用于新建蚕房,另外300亩土地将建成林下乌鸡养殖场,打造林下乌鸡养殖示范点,不断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价值,实现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如今,昔日的石窝窝地已变成“聚宝盆”。

新闻推荐

凌云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小个专”党建工作

本报百色讯近年来,凌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挥职能优势,深入企业开展调查,了解“小个专”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