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勇担当 百色市党员干部抗洪抢险救援纪实 □本报记者 卢 茜

右江日报 2019-07-05 08:31 大字

5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德保县出现大暴雨,最大雨量达275.9毫米;

5月26日22时至27日15时,靖西市境内出现罕见暴雨天气,城区最大雨量达272毫米,部分道路被洪水阻断,造成多处内涝;

6月16日21时至17日5时,凌云县大部出现大暴雨,其中伶站瑶族乡九民水库降雨量达371.4毫米,暴雨引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5月下旬以来,百色市迎来多轮强降雨天气,引发的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给各县(市、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及农田、道路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德保、靖西、凌云等县(市)受灾较为严重。

在最危险的时刻,百色市各级党员干部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行动诠释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闻“汛”而动转移受灾群众

5月26日20时始,德保县境内突降特大暴雨,造成辖区内燕峒、城关、敬德、龙光等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德保县燕峒乡巴龙村降雨量达234毫米。

5月27日3时许,巴龙村第一书记梁彩虹接到电话汇报,称位于巴龙村上游的巴龙水库(小1型水库)排洪水深2.8米,水坝随时有决堤的可能,威胁燕峒乡巴龙村6个自然屯。

梁彩虹马上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冒着暴雨,召集村“两委”成员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工作。随后迅速集结队伍,分两个小队向抗洪救灾第一线出发。在她的带领下,第一小队到村内险房、危房排查,确保第一时间把有险情的村民安置好;第二小队在水库堤坝密切关注水情,并及时上报险情。党员干部们本着“不落一户、不忘一人”的原则,挨家挨户叫醒群众,当晚共转移安置群众100人。

6月16日21时,凌云县下起了大暴雨,而且越下越大,河水不断上涨。该县伶站瑶族乡九民村村支书赵寿祥坐立难安,便邀上寨里的村民一起出去巡逻河道和灾害隐患点。

当晚11点半,位于九民村上游的九民水库水位已超出泄洪口1米左右(警戒水位是1.5米)。“救人是关键中的关键!”得知消息后,赵寿祥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马上到水库下游的弄孟屯、百朝屯、怀甲屯等通知群众转移。随后,凌云县相关部门立即发布紧急避灾转移指令,伶站瑶族乡党员干部共同奔赴一线开展群众疏散转移工作,把低洼地带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据伶站瑶族乡党委书记崔绍品介绍,当晚,九民村电力、通信全部中断,成为“孤岛”,弄孟屯低洼地带60户315人都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令他最揪心的是还有12户51人未来得及转移。当时情况万分紧急,又处于信号中断状态,救援人员只能通过大声呼喊,告知村民往楼顶避险,同时做好自救准备。

因为道路塌方,为了掌握九民水库周边受灾情况,6月17日凌晨,伶站瑶族乡副乡长盘荣志冒着大雨徒步前行,但是他试了3次都无法抵达九民坝。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脱掉衣服,从弄孟屯坳口二级公路被山洪冲毁的地方游泳前往,最终到达九民坝,在得知没有群众伤亡,只有农作物受损时才松了一口气。

“领导干部不顾自身安危,指挥大家有序快速转移,这么大的洪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真心感谢他们。”村民何锦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雨夜“灯塔”指引逃生方向

“当时雨很大,雨刮器开到最大挡还是看不清路。”回忆起6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的大暴雨,凌云县公安局伶站派出所民警黄仕锋心有余悸,他说,16日22时52分出警时,发现国道212公路3公里范围内停着约100辆车。与此同时,赶往弄孟屯救援的凌云县消防大队官兵发现,前方道路大面积塌方,步行也无法通过,只能通过电话、喊话等方式告知被困者弃车前往地势较高的区域。

黄仕锋驾驶的警车开着警灯缓慢前行。“刚开始很多人都不听指挥,在反复劝说后,大部分车主才驾车或弃车回到安全区域。”黄仕锋说,警车过不去的地方,他和两名辅警穿着水鞋,拍打一辆辆汽车的车窗进行劝说,当时路面上的水已经淹到膝盖处。

在经过几个山洪暴发路段时,黄仕锋和同事要扶着公路护栏才能勉强通过。一路走了3公里,用了3个多小时,他们把大部分群众劝返至安全区域。站在公路护栏旁,黄仕锋等才发现他们已经被洪水包围,在弄孟路口至坳口之间进退不得。

而此时,从乐业驱车赶往百色的市民林运飞和妻子在经过弄孟屯坳口附近时,突遇山洪。妻子下车逃生后,林运飞还来不及解开安全带,就连人带车被山洪冲走,冲出去约300米后幸运地卡在大石头上。“我死死抱住被山洪冲下来的公路护栏,拼命往上爬!”林运飞说,当时四周一片漆黑,河水、雨水不停拍打他的脸,绝望的时候他看到了不远处公路上闪烁的警灯。这辆警车,正是黄仕锋及同事驾驶的车辆。

“警灯一直在闪烁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我拼了命往警灯的方向爬,最终获救!”虽然鞋子裤子都被山洪冲烂,所幸他只是受了皮外伤。“万分感谢警察,让我大难不死!”林运飞死里逃生后感慨道。

紧急营救彰显责任担当

5月26日至27日,靖西市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市区各路段、各街道出现内涝。

5月27日凌晨4点59分,靖西市教导大队电杆厂发生内涝,有6人被困,情况危急。此时雷雨交加,全城停电,一片漆黑,给救援增加了难度。消防车行驶到达救援位置附近,仅能模糊看到大体位置。“消防员来了,我们有救了!”消防指战员通过破拆、担架、冲锋舟、导向绳等,将6名被困群众送往安全地带。据悉,截至5月27日15时,消防指战员在狂风暴雨中连续作战,先后成功处置灾情11起,共抢救被困人员19人。

同样是在5月27日,大量降雨导致德保县燕峒乡道路、桥梁、民房、田地被淹没,4个村屯部分群众受困,急需救援转移。当天,德保县消防救援大队共疏散营救被困群众共85人。

6月16日晚的暴雨,导致凌云县道路多处发生塌方,道路抢修人员连夜抢通救援通道。当晚11点,凌云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磨尔冰接到通鸿水泥厂路口有车辆被困的通知后,便迅速带队冒着倾盆大雨出发。

当磨尔冰带着消防队员赶到距离被困人员2公里路段时,发现前方道路塌方,步行也无法通过。他随即通过电话指挥被困人员避险,后成功将被困人员解救。在收到这些被困者确认安全的消息后,他又接到其他地方人员被困的通知,随即掉头往事发点赶。当时弄孟屯路段严重损毁,人车均无法通行,磨尔冰只能携带轻型救援装备徒步往前赶。随后,磨尔冰和其他救援人员利用简易救生绳,横渡河流,成功救出2名被困人员。

6月17日5时,市里派出的应急、公安、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也赶到受灾现场,全面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并成功转移弄孟屯被困人员。

持续暴雨引发的山洪,冲走过往车辆,有人员失联。武警百色市支队凌云县中队中队长甘亚新和12名官兵身套绳索,从弄孟屯坳口开展拉网式搜救。“不管难度多大,我们都全力以赴!”凌云县应急管理局搜救小组副组长覃志军说,从6月17日凌晨开始,全体救援人员不放过任何机会,一天连续作战18个小时。

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救援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守初心”“担使命”的本色。

如今,洪水已逐渐消退,受灾地区基础设施抢修已基本完成,灾后恢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新闻推荐

搜救仍在进行

扫一扫,看相关图片[相关新闻]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李俭芹)6月19日上午,百色市凌云暴雨致灾现场又搜救出一名失踪人员遗体。在...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