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启本:一技在手 致富不愁 □祝有慧 冯文友
近日,笔者从凌云县逻楼镇安水村村部驱车10分钟就来到罗启本的家中。只见曲折的水泥硬化路穿过绿树青山,一直蜿蜒至罗启本的家门口。
罗启本的家是一栋三间两层半的红砖楼房,房屋虽没有经过精致装修,却也不失宽敞和整洁。大门左侧悬挂着脱贫户跟踪帮扶联系卡、受益明白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示牌,而“五好”家庭、“文明卫生户”的金色牌匾却格外显眼。
罗启本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去年,他在村里帮别人建楼房、建蚕房,兼职做生态护林员,一年收入2万多元;儿子罗才外出务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爱人在家养牛、种玉米等,一年收入5000元。加上政府给予的产业奖补等,他家去年总收入6万多元,顺利甩掉了“穷帽子”。
勤劳双手建新房
今年50多岁的罗启本自幼生活艰难,他知道,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能等靠要,只能靠自己实干苦干。于是,做零工、搞搬运、砌石头、干农活,只要有活干,只要有钱赚,他都去做。但这些只能够解决全家人的吃饭穿衣问题。最让罗启本记忆深刻的是1989年,父母留给他的老房子被火灾烧得一干二净,不到而立之年的罗启本,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咬紧牙关最终建起了木瓦房。住在年久失修的木瓦房里,眼看着乡亲们家家户户买车建房,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罗启本决定依靠自己的双手建楼房。
说干就干,自己的积蓄少就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罗启本带着妻子、儿子平整地基,运砖、沙子、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没有钱请建筑师傅,他就凭着砌过石头的经验学着砌,儿子打下手,两父子没日没夜地干,经常晚上12点了还在灯下干活。
罗启本说,从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建新房的这10个月,是他人生中最劳累的日子。学着砌砖、学着做木工、买材料、搬材料,一天下来,累得饭都不想吃了。有时候喝点白粥,倒头就睡。就这样边学边做,10个月之后,他的新房子终于建好了。
勤奋好学成匠人
建房子那一年,累坏了罗启本,也成就了罗启本。他家也由危房户摇身一变,成了有楼一族。更重要的是,砌好自家的楼房,罗启本也学到了一项本领,由建房副工摇身一变成了师傅。
其实,刚决定建房不请师傅,自己当砌工师傅的时候,罗启本心里是没有底的。但没有钱,罗启本只能硬着头皮试着干。好在他跟着别人到外面砌过石头,也在建筑工地打过下手,对建房也算是有点经验。碰到自己不会的地方,他就仔细琢磨,慢慢尝试。经过冥思苦想、百般尝试还是做不来的,罗启本就去找村里的老建筑师傅请教,甚至还花钱请他们到现场来指导。建筑师傅的操作,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他会全部问个明白,直至师傅教会他为止。
罗启本耐心细致、勤奋好学,建房这一年,他硬是让自己从只会蛮干苦干打下手的人变成了建房师傅。
一技在手致富不愁
自己的房子建好了,罗启本就经常在本乡镇接一些建房子的活来干。跟几年前不一样的是,罗启本如今已不是副工,而是师傅了。去年一年,光在村里帮别人建房这一项,他就有接近2万元的收入。笔者采访罗启本的时候,他在村里正承包一栋两间两层的楼房建设工作。
当被问到脱贫有什么秘诀时,罗启本说:“要想脱贫快,一定要掌握一门技术,靠技术挣钱,致富不用愁。”
新闻推荐
扎实驻村 真情帮扶 记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平塘村第一书记张万明 □黄元荣 王丰华
平塘村位于凌云县朝里瑶族乡东南部,是个居住着以壮、瑶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小山村,距乡政府所在地22公里,有7个自然村254户...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