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村庄变模样 凌云县玉洪瑶族乡江更村开展脱贫攻坚小记 □韦付增

右江日报 2019-04-19 09:09 大字

巴烈屯是一个瑶寨,地处凌云县玉洪瑶族乡江更村,整个寨子不大,28户人家,房舍依山而建,散落在一座高山上。四年前,笔者到访时,一条砂石公路蜿蜒盘旋,从山脚直至山顶,那是巴烈屯的出行通道。

近日,笔者再访巴烈屯,整个寨子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住房、村道、厕所等基础设施到人的精神风貌都得到改观。

“进屋坐,进屋坐。”半开的门里探出个人来,主人向笔者打招呼。主人名叫罗顺友,开春以来,他和妻子在装修房子,已经忙了好长一阵子,眼下两层半的楼房即将完成装修。“第一次干这活,动作慢,做工粗糙,但还算亮堂,住着也舒服。”罗顺友说,他今年30岁,家里五口人,与妻子育有两女一男。去年,他到乐百高速公路凌云施工段务工半年,全家收入近3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脱贫标准,年底摘掉了穷帽子。

“当贫困户不光荣,我劳动力少,孩子小,2015年底被识别为贫困户,得到了很多好政策的照顾,但人要靠自己。”罗顺友说。

这几年来,罗顺友克服困难,拼命赚钱,通过省吃俭用,有了一些积攒,今年年后他和妻子商量,决心建房子。“别的村寨房子都宽敞、明亮,我早就有打算也要建那样的房子,给家人住好的,吃好的。”罗顺友告诉笔者,等过些时日把房子弄好之后,他就要打理山上的茶园、水田,下半年到附近工地务工挣钱……

在罗顺友家下边的楼房前,几个妇女正在聊天,笔者向前搭话。她们告诉笔者,近段时间,寨子里劳动力都到山上采茶、管护八角林去了,在家的都是些带孩子的妇女和老人。

“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在家的也尽力找活儿干,不勤快没有好日子过。”陆姓大姐说,以前路不通,寨子上很落后,读书的孩子少,务工的人少,收入水平低,但近些年来,路通了,出行方便了,大家消息灵通,纷纷外出务工,生活越来越好。

“以前男人就是到山上套鸟,种点玉米,没有什么收入,生活没有奔头。”一旁的阿姐描述以前的日子。她说扶贫工作队给村里硬化了道路、建猪圈、改厕改厨,整个寨子的基础设施完善了,大家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外出务工挣钱,腰包鼓起来了,寨上近十户人家装修了房子,村里还组建了外出务工工作队,抱团务工,收入有保障。

“致富奔小康不再是梦,勤劳才有好日子。”常年带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腊大哥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他是寨子的“领头羊”,带动大家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以前,巴烈是附近闻名的穷寨子,2015年的精准识别中,整屯都是贫困户,男人白天套鸟,晚上喝酒,日子过得很糟糕,整个屯都是贫困户。但是现在变了,男人们在工地上挥洒汗水,妇女则种田看家,大家都在为脱贫奔忙。”

如今,在巴烈寨子里,房舍错落有致,村道干净整洁,树木郁郁葱葱,农田里土肥苗壮,昔日低矮房屋不见踪影,脏乱的村道变了样,贫穷落后的巴烈焕然一新。

新闻推荐

“轮椅教师”的大山坚守

今年42岁的阮文凭是广西凌云县下甲镇河洲村念恩小学的一名老师,因患小儿麻痹症,双腿严重萎缩。从1995年至今,“轮椅教师”阮...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