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的种菜能手 记凌云县“五最”新型农民陆文球 □韦付增
编者按:近年来,凌云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建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创新“五位一体”工作模式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已实现3.81万贫困人口、38个贫困村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6.21%,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评获全区一等奖。
为了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风文明水平,该县在全县上下开展培育“最爱国、最守法、最勤劳、最诚信、最友善”的“五最”新型农民活动,创新村级脱贫攻坚“八个一”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脱贫光荣自尊教育“五大教育”等活动,全面助推了脱贫攻坚,全县涌现了爱国守法、诚信友善、勤劳致富的典型代表。从今日起,本报将连续刊发凌云县10个“五最”新型农民的故事,敬请关注。
河水涓涓,芦苇摇曳,小村庄依山傍水,楼房错落有致,村里不时传来鸡鸣狗吠声,这就是冬日里的凌云县泗城镇上蒙村。近日,笔者探访了该村中蒙屯“五最”新型农民陆文球。
来到陆文球家的时候,他和妻子正忙家务活,老父亲坐在家门口,晒着冬日里难有的暖阳。陆文球告诉笔者,他的老父亲今年70多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家里活儿忙的时候老人家还帮着煮饭。“有时他还到山里捡拾柴草,虽然我们不允许,但他就是不听,总想给家里做一些事。”陆文球说道。
陆文球今年40岁,常年和妻子在家种植蔬菜,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家在2015年底的贫困识别中被认定为贫困户。“父亲年纪大,两个女儿在大学读书,这几年来我和妻子在家靠种菜维持家庭开支。”陆文球说。
上蒙村气候环境好,种植的蔬菜都是施农家肥,品质好,销路不愁。2017年,村里经过探讨、调查,决定发展生态蔬菜产业,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之后不久,该村就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平土地,搭菜棚,拉水管,育菜苗……在年初把生态蔬菜种植基地建起来了。
“我和妻子都在基地务工,两个人收入3万多元。”陆文球说,2018年大雨把部分基地淹没了,准备可以采摘的蔬菜毁于一旦,“不然去年我们的收入会更高呢。”他惋惜着补充道。
据了解,中蒙屯生态蔬菜种植基地占地42亩,其中有19亩蔬菜大棚,2018年5月就有蔬菜上市了,按照亩产1万斤蔬菜目标算,预计整个蔬菜基地的年产量约40万斤,年产值60万元,利润达10万元,但暴雨引发的洪水灾害造成基地减产,目前基地刚开始恢复生产。“村里长期聘用6人到基地务工,每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陆文球说。
“他人老实,勤快,是种菜能手,去年通过种菜收入超过了脱贫线,实现了脱贫,所以村里聘他为基地技术员,带动村里群众一起入基地发展。”上蒙村党支部书记左凤祥说,十几年前,陆文球夫妇开始在自家的农田上收割一季水稻后便种下蔬菜,效益比较好,随后村民纷纷效仿,最多的时候全村自发种植蔬菜上百亩,增加了种植户的家庭收入。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修路,建设新农村,孩子上大学可以贷款……这样的好事我一定支持。”陆文球激动地告诉笔者,近几年党和政府给村里派来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村里的亮化绿化搞起来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两个女儿能够顺利上大学,也是享受了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政策。”
去年,凌云县党委、政府引导和勉励广大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最爱国、最守法、最勤劳、最诚信、最友善“五最”新型农民,老实巴交、勤奋肯干又自立自强的陆文球在该县“五最”新型农民评比工作中荣获“五最”新型农民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卢茜)1月14日至19日,自治区绩效考评年终核验工作组到百色市开展2018年度绩效考评年终核验。14日上午,核验工...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