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袅袅 古韵悠悠 ——市第五届文艺汇演凌云县专场侧记 □本报记者 罗 霞

右江日报 2018-12-21 08:48 大字

群舞《长长的号子悠悠情》。 □本报记者 卢飞 摄

一缕阳光穿过云雾洒在茶山顶上,清脆的鸟鸣声叫醒了棵棵茶树……12月19日晚,神奇炫美的舞蹈《生态福地》,拉开了市第五届文艺汇演凌云专场演出的序幕,带领观众走进令人神往的长寿茶乡——凌云。

“茶”“长寿”是凌云独特的标签。本场晚会的主题是《生态茶乡·长寿凌云》,分为上篇《长寿茶乡》,下篇《美丽凌云》,结合了凌云最具特色的山、水、茶,把凌云千年古府文化、长寿养生文化、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和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展现到舞台上。“整台晚会大部分节目的元素都是来自于我们本土民俗民间的文化,希望能让评委、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凌云独特的人文魅力,看到凌云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生态茶乡·长寿凌云》凌云专场部分节目策化及演员韦善明说。

舞台上,演员们舞动着绿色的彩绸,此起彼伏,宛如流动的河水,不一会,“河水”中出现了一叶“小舟”,缓缓地泛舟在浩坤湖之中。配合上舞台后面大屏幕上播放着浩坤湖景区风光,婉转灵动的群舞《梦幻浩坤湖》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景区中,泛舟湖上。2014年,浩坤湖湿地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而后,又被纳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重点项目库。近年来,凌云县按照“水墨浩坤湖·百年渔火情”的定位,围绕湖泊休闲、风情体验、异地养老、养生度假、康体运动主体功能,深度融入名仕休闲文化、山水生态文化、长寿养生文化、瑶壮民族文化,规划打造高规格的浩坤湖景区,景区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2018年国庆节假期,全新升级改造的浩坤湖正式对外开放,日接待游客近万人。八方游客在这里玩得开心、吃得顺心、住得舒心、购得放心,加速带动附近村民脱贫致富。

壮剧表演《朝里壮戏》则向观众展示了凌云壮族最古老、最纯朴的民间原生性本土交流文化——朝里“吼喊”歌圩文化。朝里“吼喊”歌圩民俗文化节,当地又称“风流街”,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如今已经成为凌云特色旅游品牌活动之一。每年歌圩,“三林两县”及右江区、“东巴凤”及天峨等周边县成千上万的各族民众慕名而来,热闹非凡。

“日出云海闪金光,茫茫云雾绕群山,青山脚下清泉水,万里丛中鸟语百花香,青山绿水照福地,生态宜人好风景,山水养人人养山,百好茶乡真美丽……”由凌云本地歌手何聪玲演唱,韦善明作词的《生态茶乡》唱出了凌云独特的山水风光和当下各项产业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群舞《舞茶》中,美丽的姑娘们端着簸箕,舞着茶叶,将采茶、杀菁、揉捻的制茶工序展示给观众,随后的群舞《茶魂》,汉子们在锅里炒着茶叶,活灵活现地展示制作工序炒茶。凌云专场总导演覃祉幸说:“在编排这两个舞蹈时,我们也看了一些制茶传承人制茶过程,《舞茶》采用了壮族用簸箕抛茶这一特色元素,《茶魂》是在24个锅里头在炒茶,不同的工序,不同的茶文化,这也是我们要表现的千姿百态的凌云文化。”

晚会下篇《画里凌云》《长长的号子悠悠情》《雷鼓》《情颂》《斗歌》《祈福》《美丽凌云》全面展现了凌云的历史、土司、茶、民族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近年来凌云的城乡变化和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情况。党的十九大以来,凌云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努力打造生态茶乡,建设山水古城。2018年,凌云县被授予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山清水秀生态美,茶风古韵人文美。整台晚会围绕着“茶”而唱而舞,节目无缝交差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与高科技舞台元素相融,晚会营造出的浓郁意境让人沉醉,现场掌声如潮。最后,晚会在大型民族歌舞《美丽凌云》的动听旋律和欢快舞蹈中徐徐落幕。

新闻推荐

凌云 壮志谋发展 实干焕新颜

凌云油茶群众在收蚕茧。凌云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手工制作白毫茶文化名家深入浩坤湖采风。精致的凌云县城全景4A级景区水墨浩...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