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风扑面来 ——凌云县下甲镇“争创五旗”带来新变化 □本报记者 农毅忠 通讯员 游本标
远处眺望,凌云县下甲镇河洲村九洞屯已与镇政府所在地连成一片;走进屯内,只见马路平整顺畅,楼房栋栋相连,俨然一座新兴的小城市……
今年以来,下甲镇组织所辖村屯开展“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活动,掀起比学赶超热潮,加西、平怀、河洲等村争到七面红旗。在荣誉的旗帜下,一股清新的乡风迎面扑来。
蔬菜直销到首府
河洲村东庭望屯有一片上百亩的蔬菜基地,是该村的集体经济项目。2016年,该村根据本村土地多、水源充足的特点,决定连片试种豆角、苦瓜、西红柿等蔬菜,申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41户贫困户入社,采取“村委+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委牵头,争取各类扶贫政策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再将基地承包给领航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经营,种植户投入劳力,完成销售时,产值的70%归村集体收入,30%则归农户。2017年,除了人工费、成本等开支,村集体收入3.4万元,不仅收获了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还直接带动部分农户增收。
真切的效益触发了河洲村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村“两委”动员群众流转出更多的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并且瞄准城市市民的需求,高标准种植蔬菜,将产品向绿色生态食品方向发展。在销路上,依托驻村第一书记派驻单位广西交投集团的优势帮助销售蔬菜,使蔬菜稳产稳收。更可喜的是,今年还打通了南宁市场,与步步高南城百货签订了农超对接协议,成为步步高南城百货农超对接种植基地,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的销售问题。河洲村村民不禁感慨,往日种菜只是自给自足,而今这些“放心菜”却能走出山门直销首府,真的想象不到。
桑蚕织就好生活
平怀村是下甲镇率先发展桑蚕业的村,村民也是最早从桑蚕产业中获利。2003年起,平怀村就组织群众种桑养蚕,通过组建桑蚕协会、桑蚕生产专业合作社,在桑叶种植、蚕虫养殖、桑园管理以及蚕茧销售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极大提高群众种桑养蚕的参与度,经过数年努力,该村桑园已成为全县示范基地。平怀村还围绕桑树做文章,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路子,利用桑枝种植食用菌、桑葚果酿造桑葚酒、老桑叶养殖豚狸,打造循环产业链条;并推行桑园套种技术,套种黄豆、红薯等农作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村共有300多户农户参与养蚕,平均每户种桑面积达25亩,蚕茧产值1000余万元,养蚕户均收入近4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7400元;食用菌、豚狸、桑葚酒等产业产值近700万元,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在平怀村的带动下,彩架、加西、峰洋、双达等村纷纷加入种桑养蚕行列,仅加西村就有60%以上的农户参与种桑养蚕,2017年,全村桑园面积2800多亩,桑蚕产业收入500多万元,户均增收4000元,人均住房面积高于40平方米,私家车拥有率超20%,贫困村的面貌由此改变。当前,下甲镇的目标是做大做强桑蚕产业,把该镇打造成为全市的桑蚕生产示范基地,带动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文明之风习习吹
走进下甲乡村,随处可感和谐的社会氛围和文明的习习清风。
河洲村设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堵会“四会”组织,组建文艺、体育、志愿服务、乡贤等群众性组织;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对汾州钓鱼台遗址等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发挥文化遗产的人文熏陶作用,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假日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高涨。
加西村“两委”依托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就业、社保、教育、法律等服务,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群众不出村即可办事。积极推行村级“四议两公开”,屯级“一组两会”自治机制;法治教育常态化,村民自觉遵法、守法、用法,村内实现无“村霸”、黑恶势力,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无黄赌毒、传销等违法现象,无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生。2017年,加西村顺利脱贫出列。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记者/凌聪徐顺东通讯员/祝有慧)11月3-4日,凌云县举行第四届全国冬泳畅游泗水河“水上抢头鸭”“庆丰节”系列民...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