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磨”一音 “歌声”惊国人凌云无声合唱团在京唱出天籁之音

右江日报 2018-11-02 09:49 大字

无声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表演。(图片来源网络)

百色新闻网—百色早报讯(记者 蔡 明) 聋哑人意味着不会说话、听不到声音。然而,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孩子组成的无声合唱团用了5年时间来排练,近日亮相在北京音乐厅,用长短起伏的“嗯、啊、哦”完成原创音乐作品《无声三部曲》,唱出天籁之音。

这两天,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一开口惊艳国人!“他们”在全球有3.9亿人,有14人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刷爆了朋友圈。消息里说的正是该无声合唱团的故事。10月30日,记者联系上了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彩英,了解合唱团从成立再到北京亮相的详细过程。

2013年9月,周彩英到北京参加一个活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艺术家李博。李博后来联系她,说要到凌云“做一些事情”,要和厦门市音乐家张咏来采集一些聋哑人的声音样本放到自己音乐里。他们认为,聋哑人是本能发声,原始、真实、震撼。刚到学校时,他们还特意问老师:“孩子们会发“啊”的声音吗?”老师说会的,但在这两个陌生人面前,孩子们根本不愿意发声。折腾了两周也没什么进展,李博和张咏都有点泄气了,准备到学校和校长辞行。但没想到,这时候一个女孩跑了过来,一声很长很稳的“啊”从她嗓子里发出,让李博感到非常震惊。这或许说明孩子们对他们有一定的信任了,如果此时离去,对孩子肯定会造成打击,那当初干嘛要来呢?于是,他们决定不走了,留下来组建一个合唱团。

十多个聋哑孩子组成的合唱团,尽管只练一个“啊”音,但其实并不容易。聋哑人不会说话也听不到声音,怎么发声?而且合唱有高中低音的划分,怎么让孩子们去掌握?好在李博和张咏不断摸索,用尽各种办法去鼓励和引导孩子们。

周彩英说,李博和张咏两人每年都会自费来凌云一段时间。学校也抽出两名教师跟他们学习,然后再教孩子们不断地练习。2017年的夏天,无声合唱团第一次登台表演,虽然仅有一分钟,但观众反响很好。同年11月,无声合唱团又在厦门进行表演,反响更加热烈。

今年8月4日,由14名成员(其中10名为凌云县特校,4名是去年刚从厦门加入)组成的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表演了原创音乐作品《无声三部曲》,孩子们的声音或许并不精致,但那种源自灵魂深处最原始、最纯粹的呐喊和轻叹,犹如天籁之音,让全场观众感动不已。

“孩子们变自信了、活泼了,他们用独特的方式打开了自己,家长们都由原来的不理解变成了支持。”周彩英说,合唱团会继续努力,争取有一天能到悉尼歌剧院去表演。

新闻推荐

无声合唱团:用啊哦哎练5年进京演出 聋哑儿童唱出天籁之音

有这样两个“神经病”,他们不想把平等带给聋哑人,他们要让聋哑人自己成为平等。不想把拐杖递给他们,想让他们自己学会行走。...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