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志:废料循环出效益 种桑养蚕握商机 ——茶乡凌云脱贫故事(七) □祝明贵

右江日报 2018-07-06 09:30 大字

近日,笔者在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兰台村巴兰屯一大片平平整整的桑园里见到梁正志时,他正在指导十几位妇女给小桑苗施放经过发酵的猪粪。

梁正志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才刚放下手中的铁铲,又把一群麻鸭赶下河,之后又转身钻进皮卡车,一脚油门装载着几麻袋的玉米籽,往山林里奔去。在半山坡上,一排排猪栏掩映于树丛之中,100多头野性十足的二代野猪,听见主人到来便双脚直立着趴在墙上等待喂食。

梁正志整天都这样忙碌着,但他确实忙出了一些名堂。

他告诉笔者,从2010年开始,他就创建了朝里连群养殖合作社,起初先是养本地麻鸭,后来再发展到养二代野猪。但由于养殖项目都比较单一,几年下来都没赚到钱。为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他主动到外地参观和取经学习,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绿色农业循环链:养二代野猪→利用猪粪种桑→桑叶养蚕、养麻鸭→桑枝种食用菌和做饲料喂猪。

在梁正志的养猪场里,笔者看到,他饲养的二代野猪虽然是放养,却也是圈在林子里的一定范围内,喂食、排粪都在栏舍里有固定地方。

在养殖合作社里,他把二代野猪进行分类饲养,把肉猪分到大茅坪养猪场,能繁母猪放在近家的养猪场养殖便于管理。由于饲养环境好,野猪的销量一路看涨,特别是去年临近春节时,熟悉的客户都是上门来整头买走,按照每斤25元算,每头野猪可收入3500元左右,每年卖出肉猪近50头。能繁母猪也是周边养殖户的抢手货,曾有一头母猪卖了6000元。去年,光养二代野猪一项他就有30多万元的收益。

目前,梁正志的桑园里需要大量的农家肥,而每天野猪排的粪便不再是废料。把猪粪堆放在池子里发酵,10多天后,猪粪即可用来给桑树施肥。入冬气温低不能养蚕时,树上的桑叶也不会白白烂掉,可以拿来喂猪、喂鸭;老的桑枝用来种食用菌和做猪饲料……这些循环利用,不仅为他带来几十万元的收益,还让他找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麻鸭+野猪+桑蚕,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种植养殖,这就是我搞的循环经济。”梁正志说。

在以蚕桑为主导的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上,梁正志总是信心满满。他一年雇请几十个人做工,其中大部分是贫困户,且有的贫困户在他的带领下也发展了种桑养蚕产业,像陈可东、黄秀珍、梁正文这几户贫困户,都得益于种蚕养桑的实惠于2017年脱贫。梁正志作为兰台村委副主任,看到贫困户一户户脱贫,他也倍感欣慰。

今年,梁正志把大部分时间都忙在40多亩的桑田里,他要打造凌云县最大的桑苗基地,从浙江引进了100多万株嫁接桑苗来培育,为确保到今年10月出售和移栽桑苗,他还有很多细活要做。

“我要发展循环产业,做有机农业,成为一名种桑养蚕大户。”这些不只是梁正志的一句口号,尝到了种植与养殖结合甜头的他,已找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窍门,从桑蚕种养中捕捉到了无限商机。相信他在不久的时日里,一定能走出一条更为广阔的致富新路。

新闻推荐

凌云加强宣传集约节约用地

本报凌云讯“这是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手册,这是新版的地图,这是耕地保护宣传资料,这是矿产资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日前...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