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夫妻与蚕“同居” 种桑养蚕收入过万 ——茶乡凌云脱贫故事(三) □米儒聪
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的刘正芬与妻子杨巧都是聋哑人,他们家住大石山区,资源匮乏。但多年来他们没有哭穷,没有唉声叹气,而是用勤劳的双手种桑养蚕,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今年43岁的刘正芬先天聋哑,出生在“九分石头一分地”的磨贤村西必屯,是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踏实肯干的刘正芬干起活来从不含糊,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
17年前,刘正芬和邻村同是聋哑人的杨巧经人介绍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踏入婚姻殿堂,从此两个残疾人携手同心,开始寻找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之路。刘正芬想方设法挣钱养家,杨巧则勤劳持家,日子过得平静安稳,随后儿女相继出生,压力倍增,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干劲儿。
磨贤村村支书谭远昌介绍说,该村很早就有人种桑养蚕,刘正芬是一个勤快的人,几年前他也开始种桑养蚕,家庭开销全靠卖蚕茧来支撑。多年来,因为蚕房、技术受限,种养没有形成规模,勉强能维持家庭生计。前几年,他向亲朋好友借钱建起了现在的砖混房,他们住在一楼,二楼则养蚕,过上了与蚕“同居”的日子。经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自己多年的养蚕经验,刘正芬去年扩大了养蚕规模,收入过万元。目前,他家3个孩子都很健康,乖巧懂事,大女儿在百色卫校读书,现在在凌云县人民医院实习;小女儿和儿子在读初三和六年级,学习成绩都不错。此外刘正芬夫妇还要赡养年迈多病的双亲,压力很大。
从建蚕房、种桑树、养小蚕,刘正芬的种桑养蚕之路充满了坎坷。“他们夫妻俩都是聋哑人,与旁人沟通起来很困难,但是他头脑灵活,爱学习,好钻研,语言无法沟通的,就到别人家去实地看,现场学,村里人也都乐于帮助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的蚕养得越来越好。另外,他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农忙干农活,农闲时就帮别人去打零工,不等不靠,自立更生,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今年他肯定可以脱贫。”驻磨贤村第一书记黎丁菱补充说道。
据了解,刘正芬家今年已成功养了2批蚕,每批4.5张,每张蚕茧120斤,卖茧收入已超过3万元。他听不到,不会讲话,但是逢人都喜欢竖起大拇指,这大概就是他为人处世的方式吧。
新闻推荐
救援人员在现场全力救援。何文体摄抗击强降雨大家在行动南国早报凌云讯(记者邹财麟蒋文跃)6月24日凌晨,因持续强降雨导致山...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