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坤未半心已满 □黄汉儒
今年四五月份之间,作为广西人,享有三个三天以上的假期,分别是清明节、三月三、劳动节,可以从从容容安排一次周边游。但是,我数来数去,周边就那么几个景区了,不管好不好玩,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家人和朋友们几乎已去过一遍了,要结伴游,得有高度的共识才行。微信上咻来咻去联系一番之后,共识来了——不如去凌云的浩坤湖看看。试一试吧,50多公里,不远,不好玩就权当回一趟老家,无舟车之劳顿,无挨宰的隐忧,也不需太多的花费,何乐不为呢?
去是要去了,但是心中并没有多大的期待,因此,路上思绪飘忽。浩坤湖作为旅游景区,我头脑中并无太多的印象,只是听说过而已。如果是百色以外的人要去玩,预先跟我打听,我只能给他说:没去过,地点应该在凌云县伶站瑶族乡一带,似乎是一个水电站形成的人工湖。这样一个不褒不贬,让人提不起多少兴趣的冷血信息,对外人也许是一个说得过去的态度,因为我的潜台词是:情况就这么个情况,去不去玩由你,若去了觉得不好玩,别怪我忽悠人!我的这个想法,作为大百色的一个“本地人”,在当今到处招商,求赞时髦的世风里,可能稍嫌消极,缺乏底气和自信,并且有贵远贱近的嫌疑。毕竟古语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且说一句浩坤美又碍什么呢?
如此自说自话地神游一个钟头左右,一直在山腰公路行驶的车子下了一个长陡坡,浩坤湖就到了。最初是三合村的路牌映入眼帘。从立牌处继续往坡下走,一直到那一片被群山围住的水面边上。停下车子,发现四周多是施工的民工,向他们打听票价和售票处,民工们说:“现在还不收门票,到‘五一\’节才收”“坐船游湖才收费,售票处还要往前走,往三合码头走”。
我们按照民工的指点,穿过一个约百米长的廊房,沿着山脚的湖边公路,往三合码头前进。没有导游介绍,但我猜想三合码头应该是景区的经典地标吧。行走间,眼前的奇异景色仿佛拉住了我们的脚步。瞧,那让人惊叹、清得发蓝的湖水,把岸边形态曼妙的青山,扫描一般,纤毫毕露地画在湖里,即使游过名山,趟过大海的人,如此近距离地观赏水中之画,他也会为此叫绝。因为此景就像是立异标新的二月花,太能触动人的兴奋点了。
匆忙拍了几张照片之后,我情不自禁地对着水面,不,应该说是对着一面大镜子,一边做着深呼吸,一边把右手插进还算浓密的头发,庄庄重重地撩了撩。见到镜子,条件反射般撩头发,那是我的癖好。不知道还有人像我这般作为否?哎,不管他人了,反正我是真真切切地把那碧蓝的湖面当镜子了,对着镜子撩头发,算是我对美景深情的致敬吧,礼尚往来嘛,浩坤湖给我的见面礼太别致了!往里走,久违的乡间景物一一照眼而来。篱笆,菜园,芭蕉丛,番石榴树,不知深浅,游到岸边的小鱼,与小山包等高的一丛丛翠竹,菜园边走动觅食的家鸡,这一切都是不经意的自然组合,不是园艺师规划出来的绿地。小景致以农舍和青山为背景,随意地出现,那般地和谐、恬静、灵动,惹人怜爱。如果论乡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意趣,舍此何求呢?
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三合码头,那里立着一块大石头作标志,上书“三合码头”四个大红字。抬头向村舍出望去,一幅绿意盎然的山水画展现眼前。近景是如泓水面,亭亭玉立的芭蕉树和翠竹大树,还有清灰顶戴的农舍,中景是一尊尖如笔头的独峰,似与左右两边的山石勾肩搭背,又如同几个好友面湖而谈。远景是两座高耸入云的连座石峰,其形状酷似驼峰,中景那挺秀的独峰正好对准驼峰的凹处,构成了三峰鼎立的磅礴山势,遥相呼应而又错落有致。远远打量,那山像是画在天幕上,驼峰间的大树,毫发一般依稀附着在山上,似是神来之笔,不觉喟叹——人间有仙境么?没有!那这鬼斧神工之作又算什么?该是天意吧,天作之美谁还质疑,张元干诗云“天意从来高难问”。罢了,朦胧的天色,屹立的石峰别有一番美的滋味!
像品尝美食一样对美景细嚼慢咽之后,我们商议,这一次先不坐游船,而是徒步游。沿着廊道走鱼仙山方向。沿途,两岸的青山,随着游人视角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面目,在荡漾的微波中,湖里的山像是对你巧笑。观赏着无边倩影的同时,一个朋友指着石头上的马甲子说:“我以为这植物灭绝了呢,谁料到还能在这里看到呢?”他这么一说,我也有同感。是啊,这不是小时候沟边长的马甲子吗?有几十年不见了。于是掏出手机拍下照片,然后放大了看,青绿的叶子,密密麻麻的的针刺,挺立的枝干,还是一副谁也不能冒犯的样子。原来,它曾是农家守园护寨的好把手,如今,守园护寨没必要了,它却躲进这个世界之中,供人们观赏,这不失为一种华丽转身吧。一路走,一路有马甲子出现,这景致好像失而复得的宝物,叫人把玩不够!但愿景区的开发者不要把它当作野草杂树给除掉咯。
浩坤湖的山千姿百态,若以大小来分,鱼仙山属于袖珍型的,它高不过几十米,山上有一个亭子,从远处看去,就有一种看到德保矮马,跃跃欲试的心动。到了山下,拾级而上,那山石就像云南的路南石林,左一块右一堵,石上长石,整个山顶,寸草不生,尽是一色的灰石头,与在山下看到石块上都能长马甲子的情景大异其趣。虽然不过百米之遥,却形同两个世界,这变化真的叫人百思不得其解,致使许多游人倚着石壁玩味,没有移步的意思。
走进亭子往山下看,山道上尽是往上攀登的红男绿女,而鱼仙山的山脊,与湖中的山包、竹丛,三物连成一条直线,活像一条昂头入水的过江龙。亭子里的人仿佛骑在龙身上,山风徐来,有一种乘龙腾飞的快意。看到如此妙景,正好亭子没有楹联,于是不揣浅陋,腹拟一联:三百峰碧翠漂游湖底,九万里来龙打此过江。横批——等名之山。这横批是我对鱼仙山的祈愿,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嘛,我希望今后小巧玲珑的鱼仙山的名气,与山等高!有等山之名。当然,所谓等名,也就是希望它渐次扬名,谓之等名之山。看来亭子柱上的留白,是有意而为,好让游人自由发挥,在胸臆间任意题留。
大半天的游程,估计未游及浩坤湖的一半。暂别之时,觉得满心满怀都美滋滋的,因为别处的佳景再好,大多不属于百色的。归来之后,读得一长篇古代散文——《游东湖记》,是明朝末年凌云壮族作家岑云汉写的,1636年刻在石壁上,文中的东湖就是今天的浩坤湖,原来浩坤湖并非纯粹的人工湖,而是古已有之,如此看来,它好有一笔浓墨重彩的华章待人赏读!自然美景和文化内涵兼具的景区,在百色实属不多。假以时日,这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准会成为行业内的一条过江龙。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上蒙村新鲜蔬菜上市了,大家过来看看啊!”近日一大早,笔者在凌云县“县买县卖特色馆”门口听到从人群里传出...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