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寿之乡—— 凌云
山茶油。油茶果。 名茶之乡呈异彩。 梦幻浩坤湖。 独秀峰石刻《静观》。 肖景兴,男,壮族,1917年8月出生,100岁,玉洪瑶族乡玉保村玉里二组。 罗炳发,男,瑶族,1915年2月出生,103岁,玉洪瑶族乡莲灯村老山屯。 刘应星,男,汉族,1918年1月出生,100岁,加尤镇东哈村兴隆台屯。 雾漫茶山。 熊花,女,汉族,1910年2月出生,108岁,加尤镇上伞村小洞屯。 杨八,女,汉族,1913年7月出生,104岁,加尤镇磨贤村陇桃屯。 冉戍英,女,汉族,1915年3月出生,102岁,逻楼镇烂村村柑子坪屯。 朱芝荣,男,汉族,1918年1月出生,100岁;刘桂树,女,汉族,1917年2月出生,101岁,下甲镇水陆村大陆屯。 王玉结,男,汉族,1916年9月出生,101岁,伶站瑶族乡九民村百劳一组。 郭家群,男,汉族,1916年8月出生,101岁,加尤镇磨贤村祝洞屯。 覃氏就,女,壮族,1917年11月出生,100岁,下甲镇彩架村彩架屯。 张满,女,汉族,1910年8月出生,107岁,加尤镇磨贤村余家坪屯。 王金莲,女,汉族,1917年1月出生,101岁,逻楼镇洞新村陇燕屯。 王桂月,女,汉族,1912年12月出生,105岁,逻楼镇新洞村陇奶屯。 肖金菊,女,壮族,1917年8月出生,100岁,玉洪瑶族乡玉保村玉里二组。 谢春元,女,汉族,1917年2月出生,101岁,逻楼镇烂村村田坪屯。 盘妈清,女,瑶族,1914年4月出生,103岁,泗城镇腰马村腰马屯。 古城韵秀。 曾根秀,女,汉族,1918年1月出生,100岁,下甲镇平怀村岩设屯。 罗氏丁,女,瑶族,1916年4月出生,101岁,朝里瑶族乡九联村那贯屯。 罗大丫,女,瑶族,1914年11月出生,103岁,下甲镇加西村小洞屯。 罗金秀,女,瑶族,1916年4月出生,101岁,泗城镇陇浩村金银洞屯。 何妈正,女,壮族,1918年1月出生,100岁,下甲镇双达村百才屯。 腊妈否,女,瑶族,1908年2月出生,110岁,伶站瑶族乡淘化村陇兰屯。 韦氏坚,女,壮族,1905年5月出生,112岁,泗城镇上蒙村百扛屯。
凌云县,古称“泗城府”,隶属广西百色市,有4条河流纵横交错汇聚于县城中,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州、府、县治历史的文化古城。目前,全县人口22万人,县域海拔在210米至2062米之间,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凌云县自古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是我国首个“全国异地长寿养老养生基地”,享有“山上水乡、古府凌云、宜居天堂”的美誉。
长寿老人指标超过联合国世界长寿标准。截至2018年2月,凌云县有百岁以上寿星24人,占总人口比例12.4/10万,远高于世界长寿区认定标准(7/10万)。目前,全县90岁至99岁老人有484人,80岁至89岁老人有3534人,其中99岁老人13人,接下来一年内平均每月都有一位老人过百岁寿诞。凌云县人平均寿命78.22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岁多。在凌云县历史上,有一位陈岑老人活了127岁,他的名字被刻在墓碑上,成为该县有史料记载中的长寿之最。在该县下甲镇水陆村大陆屯,有一对百岁老人夫妇,老爷爷叫朱芝荣,生于1918年1月20日,刚满100岁;老奶奶叫刘桂树,生于1917年2月18日,已经101岁了。朱芝荣与刘桂树,他们的爱情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上演了“凌云不老的爱情”。像这样不老的爱情故事在凌云县不断上演,牵手走过70年以上的百岁夫妻有3对。
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凌云,离不开凌云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凌云历史上佛教文化盛行,在县城北侧的水源洞有一个千年古寺——水源禅寺,这是历代凌云人的精神寄托。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凌云古代知识分子在追求修身齐家的同时,也特别讲究淡泊明志,顺其自然,县城无处不在的摩崖石刻中有“钓月耕云”“尚性”“静观”等字样,便是证明。在水源洞内更有一副对联,很好地表达了凌云古代士人的“入世为民、出世养生”的思想,该对联上联为“空山青有色何日凿开洞口点染些落英芳草武陵仙境问进来”,下联是“流水比无情是谁悟彻源头收拾这明月清风尘海回波登岸去”。凌云博物馆现在还留有光绪年间慈禧太后赐给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的一块“禾寿”牌匾。
如果说“钓月耕云”是凌云士人的境界,那么“和”“孝”则是凌云大众文化的核心元素。和睦相处、心平气和、和气生财,凌云壮、汉、瑶三个民族世代团结,互帮互助,形成了民族和谐的美好局面。百善孝为先,凌云人自古讲究孝道,逢年过节,远游的学子、外出谋生的乡亲,不管多远都会回到家乡觐见父母,祭拜祖先。正是凌云士人这种“钓月耕云”的豁达胸怀和大众“心平气和”“百善孝为先”的民风民俗赐予了凌云长寿的文化基因。
得天独厚的长寿环境。长寿凌云,离不开凌云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000个至5000个,最高可达20000个,被称为“天然氧吧”,被游客戏称为“洗肺圣地”。凌云处于北纬24度附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无霜期长达343天,年平均气温20.5℃。由于处于低纬度地带,且全境喀斯特地貌与丘陵土山并存,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城南20公里的浩坤湖蜿蜒15公里,岸线曲折迂回,岛屿星罗棋布,湖畔小山婀娜多姿,宛如一颗镶嵌在群山之间的明珠,又像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时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而“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构造出一道道独特的喀斯特湖光山色。城北20公里的浪伏茶山,最高海拔1164米,由大小50多个茶峰组成,一座座绿色“金字塔”静静矗立,沟壑纵横,层峦耸翠,时而“大雾笼罩,宛若仙境”,时而“云销雨霁,霞光万丈”,让人宠辱皆忘、心旷神怡。正是独特的自然禀赋,赐予了凌云长寿的环境元素。
富硒有机长寿食品闻名中外。长寿凌云,离不开凌云丰富多样的食品。自古好山必出好水,好水必配好茶。凌云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是桂西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所在,有澄碧河、龙渊河、龙溪河、西溪水、布柳河等主要河流,境内多条水系流向凤山县三门海坡心村巴马盘阳河水系,被专家认定为盘阳河长寿水系的源头,是巴马水发源地,流经县城的澄碧河是右江的发源地。凌云县是“中国名茶之乡”,盛产凌云白毫茶,属于大叶茶系,以色翠、毫多、香高、味浓、耐泡五大特色闻名中外,曾于1915年与茅台酒一道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县城境内现存古茶树300多棵,最老的树龄超800年,成为凌云白毫茶的独特风景。目前,全县有茶叶企业100多家,生产的红茶、绿茶、白毫茶远销世界各地。品茶,是每一个凌云人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便成了凌云人的一天。“以茶养生”“以茶敬客”“以茶会友”,多了一份诗意,也多一份悠闲自在与和谐。除了白毫茶,凌云还盛产山茶油,漫山遍野的山茶树在风中摇曳,每逢山茶花开,白皑皑的一片,有雪花之高洁,有茶花之沁香。山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营养成分极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就高达88%,被誉为“东方的液体黄金”。凌云人爱山茶油,成年人喜欢用山茶油沐浴、洗头,用山茶油给初生婴儿按摩。凌云境内还有牛心李、百香果、红薯粉、八角、火麻等传统食材。据专家检测,凌云的土地富硒含量极高,对延年益寿起着很大作用。2017年,凌云被正式命名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长寿,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古人常说“五福临门”,“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是也,而长寿乃居于“五福”之首。凌云人的长寿是大自然赐予的财富,丰富的物产、富硒的土地、知足常乐的情怀……是这一切造就了长寿凌云。凌云人民崇尚长寿,历届县委、县政府把每一位长寿老人当成凌云长寿文化的特殊符号,倍加珍惜。近些年,凌云县加强对长寿文化及产业的开发,欢迎各方来客到凌云旅游、考察,共享长寿成果。
本版策划:王锋祝有慧
本版图片由凌云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手牵手参与扶贫济困,心连心建设和谐家园”“依靠党的好政策,勤劳致富奔小康”……笔者近日走进凌云县玉洪瑶族乡那力村那力屯,只见一幅幅标语格外醒目,成排的壮家民居错落有致,入户道...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