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致富女能手 创业带头人 ——百色市女能人基地成果展见闻

右江日报 2018-02-06 09:07 大字

现场展出的葡萄、百香果、茶叶和山茶油等农特优产品引来众人关注,舞台上分享创业励志故事感染在场观众,“林下养鸡带富能人”“柑橘种植带富能人”“油茶基地带富能人”“青年创业能人”获得大家点赞。1月31日,在百色市“产业到家牵手妈妈”女能人暨新型职业女农民基地成果展上,数十位女能人欢聚一堂,展示成果,深入交流。

苏扬:“90”后创业当猪倌

荣获“青年创业能人”称号的苏扬是一名“90”后女青年,今年25岁的她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今天晚宴的猪肉就是我们公司提供的。”苏扬对记者说,发展养猪产业,主要是受到小时候生活环境的影响。原来,苏扬的父亲从事的是屠宰生意,她从小就对养猪有兴趣。后来,苏扬考上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右江区四塘镇富联村开始创业之路。

“当时只有父亲和叔叔支持我,很多人都质疑、反对,觉得养猪脏、臭、累,我一个没什么经历的小姑娘能做什么啊。”苏扬说,决定要养猪的时候,大家的质疑是她面临的最大困难。“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决定了,我硬着头皮也要坚持走下去。”苏扬一脸坚定地说。最后,在父亲和叔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她克服了诸多困难,将公司发展起来,还带动了不少贫困户,她用成绩证明了自己。苏扬说:“对比同龄人,我算是走在了前面,有时大家会投来羡慕的眼光,但我认为,想要成功就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付出行动,为之努力。”

目前,苏扬的公司已发展到拥有2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年出栏肉猪1万头、肉牛200头,年产值达2000万元。“我一辈子就专注养猪了,目标是母猪存栏达到3000头的养殖规模。”苏扬笑着说。

谢桂堂:发展茶叶产业带领群众致富

来自凌云县的女能人谢桂堂展出的茶叶特别引人注目,她用自己的名字和头像注册了商标,“我们公司主打的产品是绿茶,主要销往横县,今年我们开始做产品的出口。”谢桂堂向记者介绍说,她从小在茶山长大,14岁便开始接触茶叶,2013年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加上政府给予的多个惠民政策,如今,公司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宽。

“我们的高级茶叶市场价可以达到每斤1680元,按照茶叶的不同等级,价格有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谢桂堂说,现在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入合作的农户已达400多户,去年公司年产茶量达60多吨,年产值达1200多万元。谢桂堂说,能为家乡群众提高经济收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她感到很高兴。

田秋香:分享创业故事坚定创业信心

来自右江区华润希望小镇的女能人田秋香在舞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她的经历就是“产业到家牵手妈妈”的真实写照。2001年,来自巴马的田秋香第一次来到丈夫家,心理落差很大。“当时,进村道路泥泞不堪,整个小山村毫无生机。”田秋香回忆说,当时她就下定决心,结婚后就去深圳打工,寻找脱贫致富之路。

外出打工,田秋香一去就是8年。没挣到钱不说,她和丈夫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婆婆和女儿也成了农村的留守人员,“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我女儿性格变得很孤僻,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不认识我。”田秋香感叹说,2008年,当听到家乡要建希望小镇的时候,她抓住了机会,一个人在山里养猪。“当时我花4000多元买了20头猪苗开始养猪,到肉猪可以出栏的时候,才知道因为没有销路根本卖不出去。”田秋香说,最后在乡领导和和华润集团的帮助下,她才解决了销路问题。

虽然初次创业遇到波折,但田秋香也尝到了甜头,她坚定了创业的信心。之后,田秋香不仅养猪,还建起了养鸡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市女能人协会:牵手妈妈脱贫致富

在采访中,市女能人协会会长罗予茹说:“市女能人协会成立的初衷,就是让更多留守妈妈返乡创业,减少留守儿童,并通过协会的平台提供服务,让产业牵手妈妈,牵手脱贫。”“市妇联搭建平台,将女能人的成果展示给社会各界,就是要宣传女能人在广大农村自主创业、奋发有为、传递正能量的形象。”市妇联主席黄秋幸说,下一步,市妇联还将继续支持女能人协会发展壮大,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流通平台和金融平台,让女能人在发展基地、发展产业上得到更多帮助和有力支持。

新闻推荐

万崇尚代表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带领群众脱贫奔康

1月30日上午,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的记者会上,自治区人大代表、凌云县泗城镇陇照村村支书万崇尚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奔康。万崇尚说,作为一名共...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