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蓝靛瑶的花腰带

右江日报 2018-01-25 09:36 大字

凌云县逻楼镇磨村新寨是少数民族蓝靛瑶聚居地,居住在这里的女性一直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

走进村民邓美莲家,热情好客的邓美莲向笔者介绍了磨村新寨女性佩戴花腰带的习俗:一般一件衣服配一条花腰带,传统蓝靛瑶女性的衣服胸前只有一颗银扣子,花腰带的作用相当于扣子。花腰带用白、黄、红、黑四种颜色的棉线纺织而成,黄色用当地的黄姜煮水浸染白线晾干制成,红色用当地山上一种叫红石头的岩石磨成粉状兑水浸染白线晾干制成,黑色用自家种的蓝靛叶煮水浸染白线晾干制成。

在村里,一般女孩子在9岁至10岁时,母亲就会教自己的女儿织花腰带,初学织花腰带5天便可以学会,一般情况下一条花腰带用3天可以织完,但学会织一条手工精致的花腰带却要花几年才能完成。对于女青年,织花腰带是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自己织的花腰带要线纹紧密、笔直,给人一种对生活认真负责、自理能力强的印象,长辈认为此人心灵手巧,以后容易婚嫁。在本屯或外屯有重大喜事时,未婚女青年都会穿上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并在腰间系上自己织的精美花腰带去参加喜事活动,如果自己织的花腰带得到未婚男青年的赞赏,就表明这位未婚女青年有人追求。

不同年龄的女性,对花腰带两头的颜色要求也不同,未婚女姓的花腰带两头的颜色用深红线织成,已婚女性的花腰带两头用粉红线织成,60岁以上女性的花腰带两头用白线织成。当地习俗有规定,晚辈可以给长辈送花腰带,但不允许长辈向晚辈送花腰带。

一条小小的花腰带,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蓝靛瑶平凡的生活中,花腰带是如此的不寻常。

新闻推荐

杀年猪 ——浓浓的乡村年味!

切刨汤肉。宰杀年猪。脱毛。灌血肠。将年猪分割成小块。热闹的年猪宴。在凌云县农村,至今保持着“杀年猪”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冬至过后新年之前,农家村庄随处可见热...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