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凌云县“两代表一委员”系列报道之九 谭远昌:带领群众种桑养蚕脱贫致富

右江日报 2018-01-24 09:34 大字

加尤镇磨贤村位于凌云县北部,是典型的大石山村,种桑养蚕在当地已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种养技术的改进和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桑蚕产业已成为该村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许多村民通过种桑养蚕发家致富。

近日,笔者在路边看见两间蓝色铁皮盖的房子,好奇地问:“这两间房是干嘛用的?”“这是我们的蚕房。我们能有这两间蚕房,离不开我们谭支书的努力。”采访中,村民说起如今生活的变化,纷纷对该村党支部书记谭远昌表达着感激。

在2017年凌云县党代会上,党代表谭远昌提出,要为磨贤村修建蚕房——磨贤村已经是凌云县的重点养蚕区,蚕房对于村民来说是迫切需要的。有了蚕房,才能更好的发展桑蚕产业。

曾经的磨贤村,村民们依靠种植玉米为主业,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几年前,加尤镇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号召各村改变当地传统、单一的生产模式,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谭远昌开始谋求村里农业产业的转型。

谭远昌说,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后,村民多数是种玉米或是外出打工,挣得少也辛苦还不能照顾家里,他自己也算是村里的养蚕大户,现在个人种桑面积已达到24亩,年收入6万元,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自己家的生活好了还不够,他想要的是全村脱贫致富。于是他在村里大力宣传种桑养蚕,为村民提供养蚕技术,加上县里新建了缫丝厂,每年都会到村里收购蚕茧,保价18元/斤,质量上乘的一般能卖到20元/斤甚至25元/斤。目前,谭昌远带动了40户群众种桑养蚕,其中,有23户是贫困户,有16户已经通过种桑养蚕实现脱贫。良好的效益调动了该村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吸引了外出务工大军返乡就业。

谭远昌还说,今年他的提案是硬化道路。由于磨贤村处于凌云县与凤山县的交界处,如果道路得到硬化,将有助于两县的来往,有效解决村民出行难、运输难等问题。

新闻推荐

凌云政法系统抓党建推进维稳工作

本报凌云讯2017年,凌云县政法系统在县委政法委的组织协调下,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和公众满意度在全区、全市排位靠前。切实抓好“两个责任”...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