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真金白银打造“绿色银行” ——百色市创建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区系列报道之二

右江日报 2018-01-18 09:08 大字

又到了一年油茶丰收季,在凌云县逻楼镇林塘村陇矮屯,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榨茶油,榨油机轰鸣作响,宛如一支美妙的富民曲。“今年我家茶油有四五百斤,现在价格每斤50元左右,收入应该有2万多元。”谈起茶油收入,村民刘承国喜笑颜开。

林塘村是一个典型的油茶村,全村有油茶7000余亩,户均有油茶近20亩。以前,每亩油茶产量只有6公斤左右。经过多方争取,2017年林塘村投入资金110万元对全村5500亩油茶进行低产改造,每亩油茶产量达到15~25公斤,亩增产值1000多元。

林塘村是百色市加大投入助推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实例。近年来,百色市不断创新投入机制,从政策、财政、金融等方面入手,广泛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助推油茶产业发展壮大,取得显著成效。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日前,当一辆满载油茶低改专用肥的大货车刚驶入右江区龙川镇花红村那少屯,已等候多时的村民们便迫不及待地围拢上去,准备卸载肥料。“真是及时雨啊,我们正准备搞油茶低改,政府就把肥料送到家门口。”村民韦可春激动地说。

百色市开展苗木补贴,针对贫困户油茶新造林,每株补贴2.5元,针对贫困户低产林改造,每亩油茶给予150斤低改专用配方肥的肥料补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补贴,2017年县级财政投入油茶产业***补贴资金达8200万元,涉及贫困户51269户。同时,将符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贫困户油茶新造林,优先列入退耕还林项目,每亩获得财政补贴1500元。2016年贫困户油茶新造林申报列入2017~2018年实施的退耕还林项目共计12520亩,申请发放财政补贴款1878万元,争取到深圳对口帮扶百色油茶产业3000万元。此外,将油茶生产区贫困村的村级道路建设全部列入重点建设工程,2016~2017年共建设油茶产区贫困村生产道路56条252公里,共投入资金1764万元。

推动金融资源向油茶产业倾斜

田东县增年山茶油公司是百色市从事油茶加工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年生产有机天然山茶油4万吨,产品畅销国内外。“我们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贷款!”该公司总经理王曾年感激地说,在收购、加工油茶等环节,公司资金需求量特别大,幸运的是,百色市与农行百色分行签订了“油茶贷”协议,他们公司每年都能贷到款,不会因为资金问题影响正常生产。

为有效解决油茶种植户和油茶加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16年11月,市林业局与农行百色分行签订“油茶贷”合作协议,明确该行在未来3年内投放5亿元贷款,支持百色市发展壮大油茶产业。目前,该行累计发放种植加工贷款1.3亿元,积极支持发展生态山茶油,让2150多户农民在山上建起“绿色油田”。

“按照‘油茶贷\’协议,每个贫困户可申请得到最高5万元3年内无利息的无抵押担保扶贫贷款,企业最高可达1000万元。”农行百色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卢齐耀表示,农行将深入总结油茶贷投放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资源保障,促进全行“油茶贷”工作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做出成效。

多管齐下拓宽投入渠道

百色市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补助资金,优先安排贫困户申报国家及自治区补贴项目,2016~2017年期间,共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3个项目,争取扶持资金3900万元;共争取到自治区油茶产业经营性补助资金7691.32万元。2017年已实施右江区那禄“双高”示范基地、西林县那公沟油茶“双高”示范基地、平果县古案油茶“双高”示范基地等3个项目,投入资金1050万元。

市财政局、发改委、水利局、农业局、扶贫办等部门密切配合,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在种苗监管、科技攻关、基地与产业园区建设、投融资机制与平台组建、产品质量监管、商标注册申报以及山茶油文化宣传等方面,各显神通,各自发挥职能作用。如水利部门积极协同打造“双高”基地,实施右江区、田东县、平果县、西林县油茶基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项目,补助资金达7700万元。采用“企业+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形式,积极组织社会资本投入到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企业共投入资金10200万元,合作社共投入3260万元,大户共投入2148万元。

新闻推荐

百色市质监工作实现多个“全区第一”

本报百色讯2017年,百色市质监部门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结合质监部门工作职能,周密安排,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多个“全区第一”“全市第一”。成功承办全区第一次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现...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