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林塘村有个“狗不理”书记

右江日报 2018-01-05 11:28 大字

岑基业和贫困户商量发展问题。

从县城驱车2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凌云县逻楼镇林塘村。经过自治区核验组进村入户核验,林塘村2017年摘掉贫困帽子肯定没有问题。为了探访该村摘帽前后故事,近日笔者专程赶往林塘村采访。

感谢“狗不理”书记

在村第一书记岑基业的带领下进村入户,发现陌生人,农户家的狗汪汪叫个不停。进到农户邓永进家,原来很凶猛的狗一见到岑基业,马上摇起尾巴迎接,而对笔者却不依不挠,继续叫个不停,不让进家门,随着主人的吼声,原来只对笔者狂叫不停的狗很听话地跑一边去。这个不一样的待遇立即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只狗为什么对岑基业这么“友好”?农户邓永进向笔者道出了缘由,县疾控中心干部岑基业自2016年6月开始挂任村第一书记以来,几乎每天都深入到村屯农户家中走访,全村的狗早已经“认”他了,现在他去到哪家,狗都会自然地摇起尾巴相迎了。

谈起农户家的狗,邓永进说,全村最凶猛的狗是云堡屯贫困户卢国勋家养的狗,一般人进不了家门,岑基业刚开始都是在路口等农户出来带进家门,随着上门走访次数的增加,原来最凶猛的狗也逐步对岑基业“友好”起来,每次见他都摇尾相迎了,看见自家的狗对岑书记不叫了以后,群众都戏称岑基业为“狗不理”书记。

产业让群众真正富起来

进入林塘村地界,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据岑基业介绍,林塘村有油茶7000余亩,全村375户,户均有油茶林近20亩,是个典型的油茶村,仅仅油茶一项2017年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进入村屯,家家户户忙榨油,榨油机轰鸣声不绝于耳,一袋袋油茶果、一桶桶金黄色的山茶油,呈现丰收景象。陇矮屯村民刘承国高兴地对笔者说:“我家除了留吃的以外,还可以卖四五百斤,现在每斤50元,应该有两万多元。”谈起2017年为何增产,刘承国道出了缘由:“2017年油茶果大丰收,都是岑书记动员我们进行低产改造的结果,低产改造以前的产量都还不到今年的三分之一,太感谢岑书记了!”

据岑基业介绍,为了发展壮大油茶产业,他刚到林塘村就决定将油茶作为全村脱贫摘帽的第一产业来抓,多方争取资金110万元对全村5500亩油茶林进行低产改造。同时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2个,由合作社带领群众进行低产改造,聘请贫困户群众到油茶林松土除草。合作社的收益一部分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全面带动通过合作社带动全村群众脱贫的同时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除了油茶,该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各种致富产业。全村种植桑叶600亩,共有15户贫困户养蚕,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塘汉屯贫困户梁胜斌2016年开始养蚕,由于技术问题,刚养了两批都没有成功便放弃养蚕,2017年在岑基业的多次动员和鼓励下,加入村里面养蚕微信群,遇到技术问题随时在群里请教技术,岑基业有空就到现场指导。梁胜斌养的蚕茧又大又亮,一下子成为凌云县缫丝厂优先收购的蚕茧,同时价格都高于其他蚕茧,达到每斤30元,2017年仅卖蚕茧就达到5.3万元。

村里党员邓永峰带领群众发展生态养殖,成立石蛙养殖合作社,带动8户贫困户通过养殖石蛙脱贫,每户收入在5万元以上。

据林塘村支书刘泽周介绍,岑基业自2016年6月驻村以来,该村在后援单位县委统战部倾情帮扶下,实施产业富民行动,不断做强做大油茶、桑蚕、生态养殖等产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实现产业扶贫脱贫全覆盖。

群众获得感满满

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林塘村大刀阔斧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2017年该村提级改造和硬化通屯道路4条15.5公里,全村13个屯全部修通水泥路;实施“饮水工程”专项建设项目10个,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建设小型农田水利水渠2公里,新增和改善200余亩灌溉面积。岩桃屯有22户,其中超过一半在县城、逻楼镇建有楼房,在精准识别中没有贫困户。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村里为该屯修建了水泥路,实施饮水工程,通水通路让该屯群众获得感满满,“现在政府帮我们建设水泥路,让我们喝上了自来水,感谢政府!”村民姚大福高兴地说。

据了解,林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412人,2016年全村脱贫76户325人,2017年脱贫13户56人,全村贫困发生率已经由原来的23.13%降到1.89%。谈到如何巩固成果,岑基业介绍,该村将重点围绕油茶产业、种桑养蚕和生态养殖等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扩大规模,加大技术培训,依托合作社进行带动,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党员带动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一路前行。

新闻推荐

乐里村: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

本报凌云讯今年以来,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乐里村通过委托经营、经营商铺实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和发展,逐步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和壮大。乐里...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