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旮旯里亮起太阳能路灯 □本报记者 陈伟玲 文/图

百色早报 2017-09-29 08:48 大字

百陇村村道上安装了路灯。□罗希海 摄 阳长标正在向中央电视台记者介绍村里的白毫茶产业。  

对于在百陇村过了大半辈子的吴大爷来说,让他做梦都想不到的是,这么个山旮旯居然也能像城里一样,晚上亮起了路灯,从此村民可以在晚上随便到邻居家去串门,甚至搭着侄儿的车去县城逛悠。

在2012年以前,没有一条硬化的水泥路通到屯里,生活在保上屯的吴大爷过的是真正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因为交通不便,出门是羊肠小道,吴大爷从不敢睡懒觉,早上9点以前一定要出去干农活办事情。下午5点钟前,他就要赶路回家,否则天黑之前可能赶不到家。因为没有灯,走夜路摔过多少跤,吴大爷都记不清楚了。岁数大了,他晚上都不敢随便出门了。

不过,吴大爷告诉记者,自从阳长标当上百陇村村支书以后,就开始带领群众修公路、筑防洪墙,大力搞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陇村地处凌云、乐业交界处,属于偏远村屯,全村3147人,其中瑶族506人、壮族598人,其余的都是汉族。由于交通闭塞,该村生产方式、产业发展相当落后。2012年以前,村民靠着自种些油茶、八角、板栗、茶叶维生,人均年收入不到2300元,贫困户有386户,贫困发生率达53.3%以上;村里没有一条硬化的公路,有的屯甚至都还不通公路;部分村民还住在四面透风、上面漏雨的木瓦房里。

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当选上村支书后,阳长标开始带领群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基础建设开始做起,修公路、发展产业,跟贫困对着干。因为给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和好事,阳长标的事迹先后被媒体报道,他也因此被选为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从2012年至今,阳长标带领百陇村先后申请修通了本村各屯各组间公路,与各相邻村屯间的公路,完善公路硬化66公里,完成布柳河防洪墙3.2公里,建成集中供水水柜4000立方米,争取到农田灌溉水利渠道约60公里,完成危房改造约250户,完善绿化屯2个、亮化屯4个,建成新型村部1个,乡村幼儿园1个。

五年来,阳长标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产业,建成养牛场5个、约13000平方米,养鸡棚约5000平方米,养猪棚800平方米,鱼塘20亩;种植三叶青约150亩、淮山约100亩、灵芝10亩、沙糖桔100亩。

同时,成立茶叶合作社,把白毫茶做强做大,研制出“挹翠门”系列白毫茶产品,打造有机茶园1128亩,无公害茶园4000多亩,带动270多户茶农发展有机茶种植产业。因品牌效应良好,带动成效显著,百陇村还因此摘得农业部“一村一品”的殊荣。

通过5年来的努力,百陇村逐渐变漂亮了。村屯之间通了水泥路,道路四通八达,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村级基础设施较完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茶农平均收入达4500元,人均增收2200元,有356户贫困户脱贫出列;村容整洁、部分屯还做了绿化和亮化,乡村道路的黑夜再也不是靠星星月亮照明了。有了路灯,村里亮了起来,吴大爷爱去哪儿就去哪儿。晚上吃完晚饭,他还习惯到老堂哥家串门,甚至比完一局象棋再回家睡觉。

阳长标说,未来五年,他将继续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通过茶旅结合的方式,发展有机茶、富硒茶,做强白毫茶产业、拓宽其产业链条,力争全村在2018年脱贫摘帽的同时,整合本村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农家乐,打造布柳河漂流项目,继续完善村屯绿化亮化工程,挖掘地方茶文化、民族文化、孝感文化等,建设家家能有稳收、户户有产业支撑的美丽百陇村。

主人公:阳长标

职务:凌云县加尤镇百陇村村支书,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5年来新变化:从没有一条公路,到修通并硬化了主要村屯公路,村里亮起了太阳能路灯;茶农2016年平均收入达4500元。

未来五年新希望:做强拓宽白毫茶产业,带领村民建设美丽百陇村

新闻推荐

一人当兵 全寨欢喜

本报凌云讯近日,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长洞屯的罗杰即将入伍的消息在邻近村传开了。入伍前的一天晚上,全寨老少和邻近村屯的群众都前来恭贺,大家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到部队后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军事本...

凌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凌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