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凌云加西村民见缝插“桑”奔小康 □本报记者 李 磊 文/图

百色早报 2017-09-08 09:22 大字

韦光军与妻子在蚕房护理蚕  

随着车子驶入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一片片桑树林映入眼帘。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第一书记苏勇力指着山脚下那东一块、西一块的土地对记者说,这是以前留荒的地,现在也都重新复垦,种上了桑树。

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全村共有7个自然屯1245人,其中贫困户47户,贫困发生率为17.2%。该村人均耕地面积少,以旱地为主,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桑养蚕和外出务工。望着这见缝插针般的种植盛况,记者不禁想,是什么原因让原本无人种植的荒地成了抢手的香馍馍,使得大批群众争先复垦?

很快,记者便在村中找到了答案。桑树成荫,村舍之间,一间间蚕房显得格外醒目。在一间干净整洁的蚕房中,3张蚕正在准备眠起。这批蚕的主人韦光军告诉记者,再过不久,这批蚕就能有收成了。

韦光军过去外出做砌墙工,但今年降雨多,工作不好找,在村党支部的帮扶下,和妻子开始了种桑养蚕。“我以前没有养过蚕,刚开始还有点担心会赔本,但是组织和帮扶干部给我提供蚕房、解决蚕种和桑叶问题,还请来技术指导,我养的第一批蚕就赚了3680元,现在第二批也快好了。”

苏勇力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很多群众还是按照原来的老方式,种玉米、种稻谷,但这只能填饱肚子,要富裕是不可能的。2012年,全村开始进行产业探索,由支部出思路,党员引领共致富。经过深入调研后,党支部决定在加西村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实施“茶乡旗帜工程”引导能人党员带头发展产业。村党支部组织每名村干部负责联系一个屯,组织发动能人党员先发展起来,再由发展起来的能人党员带领其他群众共同发展,一步步将加西村的种桑养蚕产业发展起来。

“种桑养蚕发展之初并不被看好,群众没信心,第一年才有12户加入,种植面积60多亩。”苏勇力说,“主要是考虑成本,害怕失败之后损失大。”为了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党支部为联系户提供必要的生产成本,并安排县桑蚕办技术员进村进行技术指导。“他们跟我说亏了是我的,赚了是你的。”韦光军说,“这句话打消了我的顾虑。”

“收获的蚕丝卖到县缫丝厂,25元/斤左右,种桑养蚕的贫困户都脱贫了。现在已经有30户能够独立掌握技术。”苏勇力说。种桑养蚕给加西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入的群众多了,种桑面积也逐年上升。2013年,全村种桑面积增加到300多亩;2014年,900多亩;2015年,1500多亩;2016年,2000多亩。因为桑蚕产业发展好,以前留荒的地,现在重新复垦,种上了桑树。

“2012年以前,村民生活贫困,村里没有几户房子是装修的,摩托车、音响都是稀有物,现在通过种桑养蚕,村里有小汽车的就有50多户。因为村民的消费水平提高了,以前无商贩问津的加西村现在每天都有果贩来卖果。”苏勇力说。

不仅如此,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有了改变,过去一些小偷小摸,喝酒赌博的现象没有了。如今家家户户比的是谁家的桑种得多,谁家的蚕养得好。“现在要我出去打工我也不去了,就在村里面种桑养蚕。”韦光军笑着说。

经过3年的努力,全村种桑养蚕从最初的12户发展到187户,种桑从最初的72亩发展到2000多亩。2016年,全村桑蚕产业收入达400多万元。仅这一产业人均增收3000多元。农户收入最高的达8万元,最少的也达到1万元。同时,加西村还通过将村部二楼出租给幼儿园收取租金,自主经营农资超市、入股养猪场和食用菌加工厂分红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7年,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9万多元。

新闻推荐

玉洪瑶族乡全力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本报凌云讯今年以来,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整治投资环境,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环境。党委重视,健全机制。该乡党委建立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制定《玉洪瑶族乡投资环境综合整...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