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音乐老师 她两次主动请缨支教,在一点一滴中践行教育人本理念

玉林晚报 2021-09-10 08:06 大字

谢婵迅速进入岗位角色

谢婵向三和共青希望小学领导了解排课情况。

谢婵迅速和学生打成一片。

“支教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的传输。因为对于一个需要支教的地方来说,给那些处于闭塞环境下的孩子们一点点‘走出去,看世界’的希望和动力远比支教本身更重要。”玉林市玉州区古定中心小学副校长谢婵,今年再次起航,到相对落后的玉州区大塘镇三和村支教。

支教在短期内可能改变不了现状,但是,支教老师的到来,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就是撒下一粒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种憧憬未来的种子,相信总有一天会发芽,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长成参天大树。

第一次支教 完成任务却心存遗憾

9月5日,早上8时,谢婵将自己的行李放到车上,准备到玉州区三和共青希望小学支教。这已不是她第一次支教。“早在2001年,我曾报名前往百色市乐业县幼坪中心小学支教了一年半时间。”对于第一次支教,谢婵坦言并没有“考满分”,留下不少遗憾。“在前一年,当时自己仅犹豫了一下,支教名额就被另一位老师‘抢’走了。2001年我鼓起勇气,当机立断报名抢到了宝贵的支教名额。”谢婵说,当时年轻,希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边远山区的学生,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还是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好。”谢婵表示,当时一腔热血,自己得到了锻炼也收获了成长,对口支教学校在许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支教对于她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闪光点也是实现教育抱负的途径。

2001年,她到支教的乐业县幼坪中心小学挂职副校长,帮助学校进行管理和建设。通过古定中心小学持续的对口支援,幼坪中心小学的操场硬化了,教学设备不断丰富,谢婵主导建设的二层新食堂也投入使用,孩子们有了吃饭的地方,不会因为路远而吃冷饭。

“我还是有遗憾的,当时进村入户不够细致,对于贫困学生的了解不够多,自己的教学理念还没有系统化。”谢婵谈起当年支教经历,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当时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她凭着一股冲劲,希望为边远山区的孩子带去知识,带去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这次支教中,虽然完成了学校交给她的任务,但是没有达到她的预期。“由于当时道路不通,许多小孩清晨五六点就要起床赶路到学校,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深深感动了我。”谢婵介绍,虽然最终没有留在支教学校,但是她一直期待自己能有机会再去支教,多上讲台教书,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

第二次支教 坚守初心,践行教育人本理念

大塘镇在玉州区属相对偏远的地区,谢婵所支教的三和共青希望小学周围群山环绕。三和村2002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村。学校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1个班、208名学生,有部分是留守儿童。

初来乍到的谢婵思考许久:短时间的支教能给学校和孩子们什么呢?那就是:音乐和艺术,让孩子们和城里的学生一样能学习语文、数学之外的知识,感受一样的乐趣。还有让孩子们养成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从目标出发,从现实出发,支教生活就是以自我融入三和,用微薄的小我改变三和。“我希望这次支教能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性格。”谢婵的第二次支教已经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带着先进管理理念再次出发。

仪式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价值表达。因此,在9月6日这天,谢婵老师策划举办她的“开学第一课”,虽然设备不多、流程简单,但师生们仪式感十足、参与感倍增,让活动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随后,以“师生摇着双手放声歌唱,沐浴阳光,共同成长,拥抱明天,迎接未来”为意象,开始了她支教的第一节音乐课,孩子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

学校教育既是知识习得的过程,更是习惯养成的土壤。“在三和共青希望小学上的第一节课是三年级的音乐课,我用了一个特别的方式(快闪视频)向孩子们做自我介绍,他们很兴奋很好奇,反复要求看了好几遍。”谢婵在欢乐氛围中,利用孩子们喜动的特点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成功把有效教育学习方式以唱跳带进课堂……

“小星星眨眼睛,夜空中闪烁不停……”村里来了新的音乐老师,孩子们摇着手,快乐地唱着歌,谢婵笑了,坚守着她的初心,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性格到家访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她的支教在一点一滴中践行教育的人本理念,在一步一步中厚植教育的铸魂根基。

逐步实现互帮互助

共建学校教育理念

据了解,2021年秋季期玉林市第23期市直支教队员共66人,退休返聘709人,广西中小学教师支教走教387人,三区支教69人。支教走教活动的开展,较好地缓解了受援学校师资紧缺问题,推动受援学校努力开齐开足课程。充分发挥了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对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管理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互帮互助共建学校的教育理念。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我们不知道学生将来长成什么样子,但我们现在要给学生的是肥沃的生长土壤,是丰富的成长土壤。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谢婵老师坦言,每一次支教都是一次新的出发,都是一轮新的耕耘,必将有一季新的收获,这也是全市支教老师的心声。(记者 廖晓东 廖源)

新闻推荐

乐业 特色产业链织牢“振兴网”

本报乐业讯(记者/韦鹏雁通讯员/冉涛)日前,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新上任的两委班子开会商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家集思广益,一条...

乐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