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青:用勤劳双手撑起一片天 □黄麒宁 文/图

右江日报 2020-07-03 09:23 大字

黄大青在桑园采摘桑叶。

在靖西市吞盘乡渠怀村陇洪屯,有一名勤劳质朴的农民,他叫黄大青,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片天。

黄大青今年56岁,2015年他家被评为了贫困户,而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帮助我们解决了孩子的读书费用问题,但我们不能‘等靠要’,我们要靠勤劳脱贫致富。”

黄大青家中共有7口人,上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下有蹒跚学步的孩童和正在读高职教育的儿子,作为一家之主,他不仅要操持全家人的吃穿用,还要为2个孩子每年的学费发愁。为此,他每天起早贪黑上山干活,但尽管如此,每年的收成却不够一家人一年的粮油,更别说老母亲治病的费用和孩子的学费。

好政策引来脱贫好路子。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发展种桑养蚕,并给予一定的产业奖补。于是,黄大青不顾全村人的质疑,与屯里几名不甘心过穷日子的群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

陇洪屯全屯有50户239人,耕地面积却只有132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而黄大青一家人的耕地面积也只有2.6亩,且零零散散地分布在石头缝里。要想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必须先解决土地的问题。2016年春节,黄大青一家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做出了一个“愚公移山”一般的决定:开荒造地。从此,他们一家人起早贪黑,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硬是在荆棘丛生的山坡上开垦出了19亩土地。全家人顾不上喘口气,又马不停蹄地将家里的所有土地种上了桑苗。经过精心护理,桑苗长势喜人。当年4月,他们家养上了第一批蚕。由于没有经验,不敢多养,所以他们只进了一张小蚕种。20多天后,收获了第一批蚕茧,收入2000多元,一家人喜上眉梢。在养第二批蚕的时候,他们家进了3张小蚕种。在全家人的管护下,蚕宝宝长得又白又胖。可就在大家心里盘算着这批蚕将带来的收入时,在结茧前,蚕纷纷病死。一家人看着死蚕越来越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束手无策。第二天一大早,黄大青来到乡农技站,拉上技术员立即往自家里赶。经过分析,原来是蚕房通风不良造成病害,使得他们家养的第二批蚕差点“全军覆没”。经过这一次教训,黄大青像着了魔似的刻苦学习养蚕技术。碰到不懂的问题,他不管白天、黑夜地往乡里、市里找技术员。一年下来,他掌握了养蚕的技术,成为了村里的养蚕能手。

2018年,黄大青一家靠种桑养蚕获得了4万多元收入,当年他便主动要求脱贫。他说:“国家开展扶贫工作,不是要养我们一辈子,而是要扶持和鼓励我们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致富脱贫。”

新闻推荐

百色市疾控中心开展互联网防艾宣传培训

本报百色讯“各位学员可以根据本地群众的文化特点,用本地方言录制艾滋病防治知识小视频,通过互联网宣传系统平台投放到...

靖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