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山村的平凡老寿星

贵港日报 2020-03-09 10:11 大字
梁运义

公路不远处,几丛连绵的青林翠竹堆叠,苍翠中隐约露出楼房的一角。那苍翠,历经冬旱久炼而得,沧桑凝重,却也生意蓬勃。这是一个极其寻常的小山村——港南区东津镇石连村王屋屯,平常的荔枝,熟悉的龙眼,虚心的丛丛修竹,以及落满树叶竹叶的小路,陪伴着些普通的山村人家。尤值称奇的是,它们陪伴甘德树老人走过了105个春夏秋冬,如今,又踩着寒冬的步履,走向了新的一年。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把塑料坐椅上,就在院门口旁边,悠悠地等着我们。

“今天这天气好啊。”老人说。

老人身着棉衣棉裤,脚裹棉鞋,干净,洗练,有一种暖人的感觉。两手自然地搭在扶手上,了无牵挂的样子。头顶光秃秃的,只有两耳上方还剩下些稀稀疏疏的白发,眉毛胡子也都是白的,整个头颅就像染了霜的光秃秃的田野。老人不戴帽子,头顶上那一片光秃秃的世界,时时诱惑着人的想象力,想当年,这地方可是茂密而黝黑的森林啊,树木高大挺拔,生机勃勃,如今都交与了岁月;脸是古铜铸就,难得一见的古铜色熠熠生辉,这是岁月造色高手耗费百年光阴精熬炼就的啊。老人眼睛小小的,看世界却是那样境界高远,目光深邃,似电光般犀利,仿佛能够穿透世间的一切,穿透时空。但是老人极不情愿浪费自己宝贵的目光,说着话的功夫,就把目光敛拢,闭目养神,呈现出一副洞明世事的样子。老人坐在椅子上,像那位国画家笔下的活佛,没有放荡不羁,没有玩世不恭,没有大大咧咧,有的只是饱经霜雨后的安然自在、沉稳从容。

民国三年(1914年),甘树德老人就出生在这个当时很贫困的小山村。不过,老人还是比较幸运,在村里读完初小,接着到东津读完了高小。因为读过高小,在村中算得上是有点文化的人了。老人说,不读书后,在村中小学里教了几年书。学校就在石岭村的甘氏宗祠里,祠堂分上中下三座,比较宽敞、坚固,不漏雨,适合作学校。现在这宗祠还保存完好,成了文物,上了史书,它承载了老人的青春岁月,和老人一道,成了甘氏家族的两座历史丰碑。

成年以后,老人去过西津电站,参加过水电建设工作;去过靖西百色等地,做过税收工作,每个地方都呆有两三年。他说,在西津,工人们把半条江堵住,只剩半边流水,筑起堤坝来发电。听老人述说往事,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大江截流图,浮现出“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大江截流,激起千千万万朵浪花,其中有一朵就是为老人开的啊。说这事的时候,老人很自豪,很满足:“工作虽然辛苦点,但是能吃饱,一日三餐,一餐吃半斤米。”老人为国家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而他最大的愿望仅仅是一餐饱饭!

老人的一生,一言蔽之——辛劳。从能干活开始,他就给家里放牛了。“那时候,放牛经常放到石龙桥一带,石龙桥上的青石板,又光又滑,那是我的屁股蹭出来的啊。”老人说这话的时候,一副认真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开玩笑。青壮年的时候,他是生产队里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干过最辛苦的活是打砖坯,烧砖。这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要把十多斤重的泥坯高高擎起,砸向砖模,压实,出坯,搬走,码上砖山。一天下来,能打个千儿八百。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老人还照样帮家里放牛喂猪、养鸡护院,一直到干不动农活为止。或许,正是这样的辛劳,成就了老人的长寿呢。

一世辛劳的老人,早年也靠白手垒起五间泥头屋,这在当时已是了不起的本事了。如今,泥头屋已经废弃,崩崩破破,断壁残垣,飘摇于风雨之中了。而老人依然健康,活得滋润自在。两个儿子已经各自成家,各自建起了一幢两层的楼房,前面还贴了瓷砖。

年轻时,老人擅长厨艺,劏鸡杀鸭卤扣肉,样样在行。村中有个红白喜事,必定请他帮手。生产队里吃餐宵夜,都少不了要找他帮忙。他的大儿子也能继承父业,石岭那边村有酒吃,都请他去主持厨房事务。

老人身体健康,除眼睛有白内障外,其他并无大碍。不抽烟,也不饮酒。他说,年轻时烟酒都吃过,但总吃不出什么味道,后来就不烧也不饮了。晚上喜欢看看电视,有时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但一般到十点左右就睡觉了,第二日天亮即起。平常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有空就跟人聊聊天、拉拉家常。那草药师的儿子,得空了,老远都跑来找他,跟他吹牛。老人性格平和,人缘好,极少发脾气,从不和人争家长里短,教育子女都是心平气和地慢慢教。

老人最自豪的事情,是曾孙女在山东读大学,学的是制药专业。老人最高兴的时候,是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老人感悟最深的是,历朝历代,共产党最好。他说,开天辟地,种田交税。共产党倒好,不要交税就罢了,还给补贴,自古以来,哪有过?而且,现在社会越来越稳定,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我年虽百岁,一脚牛粪,民政部门年年来人看我,港南区区长也来看了我……

新闻推荐

同心战“疫” 纾困解难 广西广大民企和商协会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侧记

本报记者刘莉通讯员林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区民营企业和商协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靖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靖西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