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排隆山抒怀

右江日报 2017-08-08 00:00 大字

靖西城周边多山,如宾山、主山、金山、银山、太极山、凤凰山等,这些山大多因有美丽的传说和圣贤的诗赋而扬名。我对位于城区西南约两公里不太出名的排隆山情有独钟。恰巧,羁旅他乡多年的好友来访,便邀约其于近日同登排隆山。

一大早,我们从新建的休闲登山道开始登山。一路上,山下的田畴、溪流、公路、村落、屋舍、果园,如画屏一般次第立体地呈现在眼前。目之所及,尘封的记忆闸门也随之打开,荒芜的岁月逐渐清晰起来。

排隆山,因山脚下有一排隆屯而得名。排隆山也叫电视台山。因为这座山,见证了靖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历程。1979年,靖西在排龙山建成一座50W的电视差转台,转播广西电视台节目,结束了靖西看不上电视的历史。1985年9月间,国务院赠送靖西一套6米50W卫星电视地面收转台设备,合并建在排龙山上,称为靖西县卫星电视转播台,从而使靖西成为全国第一批、广西第一个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县份,转播台同时转播中央一台、中央二台和广西台等三套节目。在靖西已全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的今天,排隆山发射台依然承担着中波、微波、调频广播等广播数据接收传输任务。正因如此,靖西人更喜欢将排隆山叫做电视台山。

而就在排隆山刚刚转播电视信号不久,我刚好从一个偏僻的乡村小学考上靖西中学。在校园里,我第一次看到电视节目。每到傍晚时分,夜幕降临之时,我便到宾山半山腰处翘首遥望排隆山方向,只要看到山顶发射台那一盏红灯亮了,就知道电视转播开始了,我就会跑到大操场挤进人堆里看电视,或趴在老师宿舍的窗台前,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屏幕。记得当时正热播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每当听到“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掳自认……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的音乐响起,我就不禁心潮澎湃……

“快来呀,这里有一处天下奇观——洞中田园!”断断续续的记忆被好友的呼喊声唤醒,我赶紧匆匆赶上。道路依山随势,或直或弯,或坡或谷,或俯或仰,一拐一转,一步一景。匆匆攀上一个小山坳,一个巨大溶洞赫然眼前,洞幽景深。洞顶有无数石钟乳,形态各异,或似吊钟,或似犬牙,或似棒槌;或长满绿苔,或滴水鸣钟,或栖息岩鸟,而洞口四周皆是青翠的绿树山竹。移步走近洞口,一阵清风拂面,令人如梦乍醒。透过大溶洞,眼前豁然开朗,山下桃源般的美景映入眼帘:小桥、流水、人家、桑竹、果园、池塘,笔直的过境公路从山下缓缓飘过。远处,就是扶贫搬迁项目“老乡家园”建设工地,彩旗飘飘,机器轰鸣。不久之后,这里将有一排排楼宇拔地而起,一批批贫困的老乡将从穷山僻壤来到这里安居乐业……如此情境,定格在一个溶洞的空间里,称为“洞中田园”再恰当不过了。

“今天总算有机缘,与友同游古洞间。”好友与我分享着相机里的照片,随口成章。我也忙不迭应了一句:“百态娇姿惊鬼斧,洞中乾坤是田园。”于是,两人哈哈大笑。

一路上山,见到路边有许多野果,如捻果,可泡酒,还有鸟屎果,都是童年吃过的,吃上几个嘴唇牙齿都变成紫黑色,不过味道很特别;还有许多野生的茶油树,结着青黄不一的果子;偶尔见到崖壁上有一两丛被誉为“人间仙草”的铁皮石斛,还有山豆根、金银花等。

走着走着,蓦然回首,“洞中田园”已远远抛在身后,犹如一个“天坑”镶嵌在青黛的山色中。渐及山顶,有一处平台,地上有人用石头刻有“1000”的字样。我们猜想,或许是此平台正好是第1000级台阶,或许正是海拔1000米的高度。也正在这处平台,道分为二。一条通往东山峰,东山峰为一独峰,山道崎岖险峻,“九拐”而上,山顶突兀,建有一个风雨亭,一处观景台;一条则通往西主峰,道路较缓,主峰上便是顶天立地的发射塔。好友喜欢拍照,自然独自爬东山峰寻幽踏景去了,而我一个独往西主峰,寻访我心中的故事。

我知道广播电视发射台都是封闭管理,一般闲人免进,但我希望能有奇迹发生。稍行不久,一块“广西广播电视靖西排隆山发射台”的牌匾就呈现眼前。果然,牌匾下的铁门是紧闭的,我心里不禁惆怅了起来,但仍上前怯生生地敲了几下门。随着几声犬吠,铁门“咿呀”一声开了,闪出一张慈善的脸。

“您是?……”

“我是一位寻访者!可否进去一看?”

“我还以为是维护技术员来了呢。这么早就上山,难得呀,进来吧!”

进得门来,但见一个整洁的小院,一间约20平米见方的小屋掩映在花木丛中,一只黄狗趴在门旁,殷勤地摇头摆尾。环视小院,一株三角梅开得正艳,一棵野山桃正结着毛茸茸的果子。虽然空间狭小,却被主人拾掇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闲聊开后,主人没有告诉我真名实姓,自称为“排隆山人”。他住在山上看护机房已有6个年头了,除偶尔买一些日用品和看看家人之外,他很少下山,也很少有人来拜访他。每天他更多的时间就是摆弄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和泥塑的动物说说话。当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守,用自己的执着守护电波的畅通,用自己的孤寂换来千家万户荧屏的精彩。从小院右转走一小段台阶,便可看到机房和高高的发射塔,只是我们不便进去。“高端数字传播天地五湖事,巅峰铁塔转发全球四海情”“调频之声传喜讯,频道精彩报佳音”,主人指着稍远处写在机房大门上的两幅对联说:“那是我写的,虽然有些拗口,却能表达我的心情。”我读罢不禁感慨万千。这时,主人悄悄告诉我,他曾读过书,也曾想过干一番事业,只是没有如愿。对这里的工作他感到很满足。若条件允许,他真想在山上住一辈子。

临别之时,好友赶上来了,为我们拍了几张合影,嘱咐日后让我送上山来。我借用一位文友的诗句作了一首《赠排隆山人》:“诗心已作白云流/山道通天尚可修/盘上峰峦三十二/靖城风貌一眼收/山顶小屋遇老叟/厮守机房年有六/为使电波传边陲/孤人寡念写春秋。”以此赠予主人。

告别主人,我们转西峰旧道下山。转过山头,柳暗花明,一览众山小,居高临下,俯瞰大地,心旷神怡,整个靖西城尽收眼底。山下绿水如带,田畴波光粼粼,农人忙碌插秧;一座座孤山,如螺似印,如笋似柱,点缀在田园沃野中;最惹眼的是靖西火车站,静静地平卧山水画廊中,一列红黄相间的客车,汽笛声声,正隆隆地驰进文明的边陲壮乡。

下山的路我们走得慢,话语自然多了起来。好友庆幸自己拍到了许多好图片,拍到了故乡锦绣田园,拍到了家乡巨变。而我,寻到了一座山,寻访了一位山人故事,拾起曾经落下的往事和灵魂,放归山野田园。

“人为什么要去爬山?”好友突然发问。

“因为,山——在——那——里——”我们异口同声回答。

这是英国著名探险家马洛里充满人生哲理的一句对话。

新闻推荐

在湿地公园放养鸭子, 这样好吗?

龙潭湿地公园一处,放养着一群鸭子@事件近日,靖西网友“湿地红尘”在当地论坛上发帖称,其到龙潭湿地公园玩,竟然发现水边放养着一群鸭子。草地上落满鸭粪,水里飘着鸭毛,风一吹过,臭气熏...

靖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