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两代教育接力 坚守瑶乡半个世纪
黄冬妹在给学生们分配午餐。岑秀杯摄
“我回母校当老师”系列报道②
南国早报记者蒋文跃通讯员岑秀杯
9月,新学期伊始。按往年惯例,百色市德保县东凌镇甘必村仁爱小学老师黄冬妹一家又围坐在一起,开展新学期家庭内部教研活动。
在这所村小学,黄冬妹的父母在三尺讲台站了一辈子。父母退休后,黄冬妹和妹妹将教鞭接到手中。一家两代教育工作者数十年间的薪火相传,把一批批瑶山学子送出大山,送上了更广阔的舞台。
走出大山后,她又回到了大山
上世纪60年代,20岁的韦秋月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德保县东凌镇甘必村仁爱小学任教,成为当地唯一一名“专业”教师。她的丈夫黄金宜在仁爱小学从代课老师干起,与韦秋月一同坚守岗位,全身心投入山区教育事业。
1998年,在仁爱小学执教30多年的黄金宜、韦秋月相继退休。此时,20岁的黄冬妹和妹妹黄翠春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两名老人建议女儿们回乡就业,到仁爱小学当老师。
“我们受到父母亲的影响,从小就有当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在黄冬妹的记忆里,因为父母都是教师,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孩子在她家里吃住,人多的时候一张桌子都坐不下。“父母亲对那些家里条件困难的学生悉心照顾,让他们赢得了村民们的敬重,给幼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心生敬意。”
毕业时,大部分中师同学都想办法往外面闯,黄冬妹姐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定沿着父母的足迹,回村做起了代课教师。“回到家乡,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看到村民们克服万难送孩子上学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黄冬妹说道。
为了瑶乡孩子,再难也要坚持
自从在村里当了老师,黄冬妹姐妹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学生。她们给生病的学生买药,给怕冷的学生送衣,让路途遥远的学生到自己家里寄宿,还不时给孩子们加餐。
几年前,黄冬妹遇到这样一个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但在小学期间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为了鼓励这个学生继续求学,黄冬妹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资助她,将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她,周末或节假日叫她到家里吃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冬妹承受着经济窘迫带来的压力。她身边的一些代课教师因生活所迫,纷纷退出教坛,另谋发展。
“我老公也做过代课老师,最难的时候,两个人的收入连孩子的奶粉都供不上。”为支持黄冬妹的教育事业,她丈夫决定辞职去开客车,并在全家人的扶持下,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黄冬妹说,她也曾想过辞职去外地打工。但每次冒出这种念头时,她就反问自己:“我要是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一家人相互扶持,切磋教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黄冬妹通过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正式转为在职在编的人民教师。
9月7日,南国早报记者在仁爱小学见到黄冬妹。此时,黄冬妹刚结束一天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找了一间教室坐下休息。她介绍,如今的仁爱小学,校园整洁明亮,教学楼、宿舍楼焕然一新,还有了营养均衡的学生餐、宽阔的运动场等,全校共设有6个年级6个班级100多名学生。
她说,刚开始代课那几年,她一直带高年级班,同时教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还有音乐和美术,由于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加上又是本地人,讲课方式受到学生欢迎,班里的考试成绩经常在镇里名列前茅。
近几年,因为承担起了学校的总务管理工作,黄冬妹逐渐转为带低年级班。教学任务减轻,但劲头不减。“开学期间,我们一家人利用两天时间坐下来探讨,备课、写教案、试讲,爸妈们戴上老花镜细细指导。”有这样的家庭氛围,黄冬妹不敢在教学业务上有所放松。
黄冬妹表示,几十年来,他们一家人相互扶持。在工作上,每次开学,父母就来学校帮忙整理桌椅和图书室;在生活上,父母也时常接济生活并不宽裕的两个女儿,帮忙带外孙并辅导功课,以减轻女儿的负担。“有了老人的支持,也为了山里的孩子,在山里教书的路,我要坚定地走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德保讯自村两委换届工作结束后,德保县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掌握和摸清固定资产、财务、档案资料、遗留问题等基本情况,做...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