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的“当家人”
本报记者凌聪通讯员农玉箫
炎炎烈日下,德保县都安乡农棋村第一书记黄红日带着技术员奔走田间地头,组织农户对脐橙进行管护。她说:“村里有种植脐橙的基础,我有信心带领大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让新种的60亩脐橙早日开花结果。”
黄红日是德保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的一名技术员,2018年3月被选派到农棋村担任第一书记。从一名技术员到贫困村的“当家人”,让黄红日感觉变化最大的是:前者只需靠技术干活,后者则需要承担“拍板”的责任。
农棋村有644户23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801人。“决策的线索和依据来源于群众,我要走进田间地头访民情,获取‘拍板’的底气和灵感。”驻村伊始,黄红日用两个月的时间,把所有贫困户都走访一遍,驻村日记上密密麻麻记着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
黄红日在了解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加强与村两委沟通,分析出村民致贫原因:产业发展小、散、弱,部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种桑养蚕产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她引导致富带头人集中连片发展桑园,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种桑养蚕基地,鼓励村民学习技术、勤劳致富。
“红日书记特别勤快,经常和我们一起下地干农活,村民都喜欢跟着她一起学。”农棋村委会主任梁彩厚介绍,在黄红日的带领下,全村建起300亩桑园示范基地,带动全村种桑800亩,辐射带动7个自然屯的村民发展产业。
在黄红日积极奔走引导下,全村发展脐橙、桑蚕、八角、生猪“3+1”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达97.5%。她还引进林下套种技术,让村民根据不同时节在脐橙树下套种花生和辣椒,以多种经营补收入短板。
“以前村里是泥土路,一下雨出门全身都是泥,现在水泥路直接通到家门口。”村民卢元丰说。黄红日不仅用心抓产业,还积极争取、整合项目资源,修建篮球场、文化室、农家书屋、戏台以及8个自然屯巷道硬化路,改善村容村貌。在她的努力下,陇钦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于去年10月底竣工,解决了40户164人住房、饮水、通电、通网等问题。去年底,农棋村顺利脱贫出列。
新闻推荐
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 集体项目与市场对接 德保党群致富共同体激活集体经济
本报德保讯(记者/凌聪通讯员/陈仁宝)7月12日,在德保县龙光乡辣椒种植基地,农户忙着采摘、称重、装车,“在缺水、少地的情况下,...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