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雷的美好回忆□陈丽华

右江日报 2020-02-25 09:10 大字

玩石头骰子,丢手绢,荡秋千,捉泥鳅,烤地瓜……童年,是我们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德保县一个叫“那雷”的地方,承包我童年时期的所有美好回忆。我出生在那个被大山包围起来的小村庄里。

我们的村子坐落在一个土坡上,不仔细观察是不会被发现的,特别的隐蔽,隐藏在密林里边。大概就有六七排房子,依坡而建,逐级往上,错落有致,特别的漂亮。我们村的房屋都是上一辈流传下来的,黄墙黑瓦的纯土木建筑,我们是壮族人家,这种房子也叫壮族干栏建筑,分上中下三层,楼上放粮食,中间那一层住人,楼下给家禽住。每座瓦房子都是用石头、泥土、木头搭建而成的。奠基的石柱大都有成人身高的高度,木梁框架就稳稳地架在石柱上。房子都垒得很高,进门都得走阶梯,阶梯都是用山上的石头垒成的。每个房子前面还有一两个晒台,都是用木头和石头搭建而成。

最有趣的就是我们家门前的石臼了。奶奶说,这个石臼,以前是用来捣米的,现在就是节假日的时候用来捣糍粑的。糍粑,是我们这边很有名的小吃,基本上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做,里面放有各种馅,也可以做成很多不同的颜色,好看又好吃。有的人家在石臼里放满水,种上荷花,每到荷花开花的时候都会引来村里很多人围观,简直漂亮极了。我们小孩子还在那臼里偷过莲藕呢。不过那个莲藕一点都不好吃,我们长大懂事了以后就不干那坏事了。

村子前面就是一大片农田,每到春天的时候,人们把种子撒在犁好的田地里,过一段时间以后,田地里就冒出嫩芽来,好似刚刚睡醒的样子,可爱极了。再过一段时间嫩芽就长大了,绿油油的一片,美丽极了。这时候的稻田里就长出各种各样的野菜来,还有田螺,小鱼儿在田水里游来游去的。我们经常趁大人们不注意就跑到田里捡野菜、捞小鱼,孩童铃声般的笑声在田地里的上空久久回荡。美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幸福就这么简单。

秋天的时候稻田一片金黄,稻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着金光。是秋收的时候了,我们可以捉蚂蚱了。蚂蚱炸着吃,又香又脆,简直是乡村儿童的“肯德基”啊,美味无法言喻。捉蚂蚱的工具就是捉蜻蜓用的工具,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喷农药的习惯,所以蚂蚱特别多也特别大,很好捉,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捉到一餐的量了。

收完稻谷,晒干稻草,就把稻草垒起来,冬天牲畜没有鲜草吃的时候,稻草就派上用场了。稻草垛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乐园。周末或者假期,我们就跑到田地里玩捉迷藏。几十个草垛子,随便找一个钻进去躲起来,有时候一个草垛子能躲两三个,找人的孩子经常找累了干脆就不玩了自己先跑回家,害得我们躲到身上起疹子,衣服也弄得脏兮兮的,回家还挨大人揍。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经常一起捉迷藏,乐此不疲。

再过一些时候,田地里的泥土晒干了,我们就开始准备挖土搭窑子烤红薯和竹筒饭了。约上几个小伙伴,砍一两根竹子,挖上一些红薯,带上铲子和一些糯米,浩浩荡荡来到靠河边的田地。分工协作,一两个小伙伴挖泥土垒窑子,另外的小伙伴就分别去洗红薯、洗竹子装米饭、搬稻草……等竹筒饭熟需要好几个小时,有的小伙伴等不及就挖出半生不熟的烤红薯来吃,回家拉肚子又挨大人一顿暴揍。

时光一去不复返,我在那雷的生活很快就过去了,父亲把我接到省城接受教育,从此隔几年才能回去一趟。现在20多年过去了,那雷还是那个那雷,我已经不是孩童时的那个我了。

新闻推荐

燕峒乡: 党建引领聚合力 群团齐心战疫情

本报德保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德保县燕峒乡积极发挥党建带群建的政治优势,全面整合党、青、妇各级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力量...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