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写作带给我的感动
有次周末,晚饭后在半岛公园散步时碰到一位认识多年的老前辈,停下脚步寒暄几句,末了他说:“好久不见你的作品上报了,是工作太忙,还是偷懒了?要多写多看才有灵感付诸笔端,记得要坚持啊!”爱上阅读和写作的这些年里,我有幸常得到前辈们这样的鼓励。
我不是什么“作家”,不会写书,更谈不上是一个读书人,与文字的结缘是由于喜爱,喜欢写作纯粹是一项爱好,因为它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欲望,让卑微黯淡的生活,照进一点点光亮,更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很多的感动和温暖。
最开始想写作的念头,说来真的带点“铜臭”的味道。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办公室有两位年轻的哥哥,他们都是从名牌大学毕业,文字功底深厚,写材料更是高手,那时常见他们有报社寄来的稿费单。每次我从收发室拿着一张张薄薄的稿费单时,看着上面并不多的金额,不停地用双手平摊看了又看,除了羡慕他们每周都有这样的“早餐费”,更在心里暗暗思忖,总有一天我也要让自己的名字印刻在这张薄薄的稿费单上,那样早餐费就有着落了!说真的,我是冲着那点“早餐费”的“肤浅”梦想而开始学习写作的。
从那以后,我开始每天都要看报纸,那时办公室订阅有各种各样的报纸,常是堆在桌角落满灰尘,当我决心要从墙角那一堆印满铅字的报纸里学到什么的时候,我不再视它们为废纸,而是认真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版块收藏好,怕同事看了会笑话,我就偷偷用黑色塑料袋包好,下班后拿回出租房里,一个人慢慢地翻阅到夜深人静。作为一个没有天分的初学作者,我只能去研究写作的方法和基本功,我的出租屋里,堆满被剪得七零八碎的报纸,那时一起租房的姑娘曾笑言:“你每天都扛这么一袋报纸回租房,可以里三层外三层贴满你的房间了吧!你不觉得无聊啊?”还有些声音:“就你还看书啊,有什么用呢?”虽被质疑和嘲笑过,但我依然乐此不彼,我深知自己不是聪明的女孩,除了下苦功夫,没有别的窍门。
2010年,第一篇稿件《想念在天堂里的父亲》在《右江日报》家庭版见报,记得那天拿着报纸,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虽然文笔稚嫩,但对我却是一种莫大的鞭策和鼓励。我把报纸攥在手心,拿到当时男友家里,我还特意把自己那一小“豆腐块”折起,递到他面前,他认真看了,投来肯定的目光,让我更坚定了要学习写作的信心。
刚刚踏上文学道路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在暗夜里走路,有凉风扑面神清气爽的时候,也有四顾茫然不知所以的时候。好在有很多前辈和朋友给予鼓励,让我一次次被感动着,才有一直坚持的勇气接续前行。
记得前几年还在德保上班时,参加县里举办的一个活动,县直各单位均需派人员参加。当我们所有人聚集在会场上等待开会的间隙,有个县交通局的阿姐和我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她把身子往前倾对着我微笑,问到:“你是不是那个经常在德保《云山鉴水》上发表文章的小梁,姐姐今早在名单上看了名字,就向别人打听,刚才见你走来,她们告诉我那就是你,姐姐才敢问,姐姐喜欢你写的文章,每一篇都真情流露,要坚持啊!”还有一次参加应酬,县招商局一个阿哥端着一杯酒,走到我面前说:“小梁,经常在报纸副刊上看到你名字,你写的几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我都剪裁收藏了,记得有篇《等月光尽了你再走》,我看哭了,让我想起已经逝去的父亲,你感情细腻真挚,善于抒发内心感想,让人看了感同身受,真的很好,你不要停下,要继续坚持。”类似这样温暖的话语还有很多,说真的,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但就是这样陌生的鼓励和叮嘱,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激励着我前进,是他们看得起我这一点稀薄的才华,才让我在疲倦不想坚持的时候,又有了信心和勇气。
还有一些朋友知道我爱看点闲书,每次远行,不忘在机场买一两本书回来赠予。上周有个朋友直接在网上给我下单寄到办公室,德保县文联陆杉老师,每每看到美文佳作,不忘在微信上给予分享,还常在写作上给予指导。这些点点滴滴,都是爱上写作之后,给我的人生旅程增添养分,让我觉得前方有光背后有支撑。
在感情受挫加上失去亲人撕心裂肺的疼痛里,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是那一个个枯瘦的文字陪伴我从凌晨到黎明,常常看着感同身受的文字,而伏案痛哭。我把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灵感和自己苦闷的情绪转化成自己的思想,并勇于去表达,才有一篇篇“小豆腐”块见诸报端。虽然直到现在,我依然写不出什么好的文学作品,与身边爱好文学写作的“文友”们还相差甚远,但我依然热爱并坚持着,因为写作,让我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因为写作和阅读,让我变得安静,让我有了更坦然面对现实的力量。
新闻推荐
手持天平量正义 胸怀丹心体民情 记德保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二庭长黄涛 □特约记者 杨宇澄 通讯员 刘永翠
编者按:“法锤敲定胜负,判决关乎生死。”这是对法官审判工作最贴切的评语。法官这个群体在老百姓看来有些神秘,无论是“...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