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国对:种桑养蚕领路人□潘志强 文/图

右江日报 2019-09-06 08:27 大字

言国对在观察蚕虫吃食情况。

在德保县,有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今年41岁,中等身材,穿着简朴,凭着自己朴实勤劳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步入了小康生活,并且带领乡亲们一同走上致富路。他就是该县那甲镇艾屯村扶贫信息员、远近闻名的种桑养蚕致富带头人——言国对。

2016年以前,言国对携妻随打工大军到广东“淘金”,慢慢有了积蓄,买了车也盖起了房子,如果继续在外打工,钱会挣得更多,但他总觉得背井离乡多年终要归根。2016年,那甲镇党委、政府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蚕桑产业,言国对得知后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发现种桑养蚕产业发展空间大,前景好,于是毅然决定返乡种桑养蚕。

2017年春,言国对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本村租地,种下了60亩桑树。在绿油油的桑地里,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当年5月份他开始养第一批蚕,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蚕虫顺利结茧,他长舒了一口气。但好景不长,下半年蚕虫吃得少,生长缓慢。眼看着产茧量下降,他心急如焚、寝食难安。为提高蚕茧产量,言国对翻阅大量专业技术书籍,向镇、县农技员请教,并参加全镇桑蚕技术培训班,还到周边桑蚕基地参观学习,终于发现蚕的生长速度与喂桑叶量是密不可分的,要根据蚕的生长变化适时调整喂桑叶量。

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摸索,渐渐地,言国对熟练掌握了科学的种养技术,种下的桑树长势喜人,蚕茧的产量与质量双双提高。2018年,他销售蚕茧毛收入达8万余元。为了不耽误产茧进度,提高蚕茧利润,他还建成100平方米的2~3龄蚕房,拉长产业链。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优”的发展要求,该镇党委、政府也给予了他大力支持,免费提供桑苗,建设蚕房也给予补助。今年,他保持种桑面积60亩,截至8月已养蚕8批,每批5~6张,蚕茧产量达4000多斤,毛收入近8万元。

言国对自己富了,却不忘村里的群众,他扶弱帮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群众参与种养。村内村外不少群众慕名来向他取经,他都热情接待,以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走家串户的形式免费传授养蚕技术,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乡亲都亲切地称他为“言大哥”。

“现在种桑养蚕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我们不懂技术,言大哥就手把手地教,感谢他把这么好的产业带动起来。”种桑养蚕专业户农乐岩对他心存感激。像农乐岩这样的种养户还有很多。在言国对的带动下,艾屯村掀起了种桑养蚕的高潮,种桑养蚕产业已然成为该村群众增收的主打产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言国对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目前,艾屯村种植桑树面积达500多亩,全村累计建成蚕房5000多平方米,带动32户贫困户参与种桑养蚕。艾屯村的桑蚕产业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提到种桑养蚕,言国对总是胸有成竹,激动不已。他说:“发展这项产业,我信心百倍,遥想未来生活,更是希望满怀。”

新闻推荐

亮家底 找不足 强改进 德保纪委监委干部接受“现场检阅”

本报德保讯“今年以来,本组共督促指导各单位办结案2件,本组立案6件,案件数量和质量比去年有所提升。但自身仍存在不敢大...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