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龙村:脱贫出列不等不靠 □农玉箫 梁惠通

右江日报 2019-08-30 08:54 大字

德保县燕峒乡巴龙村总人口2864人,共有贫困户286户1182人,属深度贫困村。近两年来,该村不等不靠,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贫困家庭开“药方”、发展柑橘等特色产业、驻村第一书记引路等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018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不等不靠干起来

脱贫无捷径,勤劳是关键。该村巴现屯贫困户黄国讨去年种了10亩烟叶,卖了个好价钱,加上平时出去做点建筑散工,当村里的保洁员,一年下来收入可观,于是他家铺上了地板砖,添置了新家具,家里更亮堂了。他计划再租些田地,继续扩大烤烟种植面积。“现在有了好政策,关键要靠自己努力干。”黄国讨说。

该村党总支部书记黄建海算了一笔增收账:去年村里共有47户农户种了986亩烟叶,其中19户是贫困户。一年下来,全村烤烟产值超200万元,一亩地能挣3746元。除去本钱,一亩地净收入3050元。“原来个别村民还有‘等靠要’思想,现在看到大家都富起来,也坐不住了。”黄建海说。

勤劳的双手就是“摇钱树”。除了烤烟产业,该村村民自主种植桑树270亩,养羊600余只、牛580头、鸡鸭8000羽、猪4000头。目前村里形成烤烟、桑蚕、水果等规模性主导产业,多元化产业让群众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

特色产业壮起来

产业扶贫不能靠各家各户单打独斗,该村还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大力引进有技术、有实力的现代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企业与贫困群众互利共赢。去年,该村村民合作社和广西百乐德公司合作,种了2720亩柑橘。

规模种植离不开土地流转。村民黄丕觉家有8亩地,一直都是种植玉米,每亩年收入400元,起初他有些担心:“把土地租给一家公司,租金有没有保障?”“我们村干部三番五次上门给他做思想工作,又带他到公司实地参观了解情况,慢慢地消除了他的疑虑。”黄建海说。

如今,百乐德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已覆盖燕峒乡巴龙片区和古桃片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土地流转。前3年公司租赁农民田地,分别支付每亩400元~700元不等的地租。到第四年果树挂果后不再支付地租,而是改以土地入股,按每亩产量20%直接分红,预计年人均纯收入提高1200元~2000元。

资金入股。基地利用贷资入股帮扶资金800万元、深圳帮扶资金400万元扩大生产,每年给无产业贫困户固定分红,目前共接纳全县36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每户年均获利3500元。

务工增收。每年吸纳1000余人次贫困劳动力到示范区务工,每人每天80元。

示范引领。基地年均统一输出苗木20多万株,助推田东、田阳、德保等县的8个乡镇30多个村屯脐橙产业规范化发展,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水果。

据悉,光巴龙村就有80多人到示范区务工,每人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村民李荣华过去靠种玉米、打零工为生,如今成为公司固定员工,收入一下稳定了。

“把产业搞起来,还真是个实在事。我们现在尝到了甜头,今年又准备流转一些土地,把规模搞得更大,搞好了不比到外面打工差。”黄建海说。

文明新风树起来

巴龙村最直观的变化还有村容村貌:道路硬化了,水干净了,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场所,装了太阳能路灯,小孩玩耍、老人唱歌跳舞的地方也有了。“大家的生活更有滋味了,感觉好像生活在公园里面一样。”村民黄乐记说。

正在改变的还有巴龙村人的精神面貌。群众收入增加了,文明意识也增强了,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

去年8月,该村村民委主任黄振科的孙子百日,按照旧习俗原本是要摆酒热闹一番,但他最终没摆。“我是红白理事会的成员,要带好头,希望大家向我看齐。”黄振科说,“当时有些村民不理解,我就跟大家说,请客不是什么坏事,但今天我请客,明天他请客,请来请去没完没了,搞成攀比、搞成负担了。”

此外,村里还专门举办了“五美户”评选活动,选出村里的“最美媳妇”“最美婆婆”“最美致富带头人”“最美乡贤”“最美自富户”,把他们的照片贴在宣传栏上,让大伙学习。燕峒乡党委书记潘高望说:“这些举措虽小,但主动弘扬文明新风的作用不小。”

新闻推荐

从农星科养鸭脱贫想到的□黄专华(德保)

德保县都安乡凌雷村法光屯农星科养鸭脱贫的事迹,近日刊登在《右江日报》上,广西电视台也作了报道,对广大农民朋友特别是...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