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努力为搬迁户找到“心中的家” 已搬迁3665户1.56万人,完成任务的92.62%

广西日报 2019-07-11 07:36 大字

本报德保讯(记者/徐顺东通讯员/陈仁宝农玉箫)“心中的家,要有好房子,好环境,好邻居;收入不愁,上学方便,看病不愁,在这里,基本都实现了。”7月1日,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到该县老乡家园安置点看望搬迁群众时,搬迁户黄其仕说。

搬迁前,黄其仕一家住马隘镇多宋村立巴屯的一个山窝窝里,属单村独户,不通公路、缺水、缺电。去年8月27日,黄其仕一家搬到老乡家园安置点,现在两个小孩在县城的汉龙小学就读,他和爱人在小区内的“扶贫车间”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

今年起,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转入扎实做好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兜底和安置点后续管理等扶持工作阶段。“十三五”期间,德保县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3973户1.7万人,除深圳小镇二期安置的210户900人外,本月内可实现全部搬迁(7月中旬完成搬迁入住98户534人)。目前,该县已搬迁3665户1.56万人,完成任务的92.62%。

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德保县从安置点的社会管理、就业支持、上学保障等基础工作入手,确保易地搬迁家庭全部有收入来源、有发展方向、有就学就医保障,让他们从内心认同新家,开启幸福新生活。

构建社区模式,群众办事不跑远。该县在安置点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管理机构,提供民政、社保、教育、物业、法律咨询、治安管理等服务,让搬迁群众享受到了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公共服务。“至今,我们已经排查了5次矛盾纠纷,成功调处3起。”公共法律服务室工作人员兰绍针说,该服务室设置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窗口,聘请2名专职律师为法律顾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法律便民服务。

建设“扶贫车间”,群众家门口就业。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广西万翔服饰有限公司、广西德保县矮马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安置点内建设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目前,通过后续扶持就业达2083人。该县还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都能够获得培训。“培训之后,我们会组织考试,考试过关后颁发证书,并推荐工作。”服务站工作人员韦新华说,全县已经举办种类技能培训27次,受训群众1294人。

加强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凝聚力。走进老乡家园,浓厚的文化宣传氛围让人印象深刻,弘扬传统美德的感恩亭、宣传惠民政策的文化长廊、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牌让人耳目一新,而易地扶贫展示厅、文化活动室、儿童娱乐活动中心等各种文体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现在小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有儿童娱乐场所、健身广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党群服务中心经常组织大家开展文娱活动。”“老乡家园”8栋楼长黄造党说,安置点还成立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禁赌禁毒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等理事会,让小区居民有了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凝集力和向心力。

为确保安置点群众顺利就医、孩子上学,该县正在筹建安置点社区医院,并在县级公立医院、城关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开设就诊“绿色通道”;将搬迁户子女分别安置在城区中小学校,或“老乡家园”安置点配套建设的南山小学,493名搬迁户子女到县城就读。

据了解,该县还盘活搬迁群众的承包土地、宅基地等资源,引导群众流转原有的林地、耕地、田地以及拆旧复垦增加收入。目前,全县共有96户流转土地约458亩,累计发放拆旧奖励83.2万元。

新闻推荐

那甲镇新农合惠民生暖民心

本报德保讯“政府政策好,新农合政策好,真是感激党和政府,感谢你们……”近日,笔者来到德保县那甲镇中屯村念溪屯,贫困户言...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