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鉴水欢歌载舞 “如画枫景”令人陶醉 ——市第五届文艺汇演德保专场侧记 □本报记者 罗 霞/文 卢 飞 /图

右江日报 2018-12-25 08:48 大字

舞蹈《帽缘》表演现场。□本报记者 卢 飞摄

12月23日晚,市第五届文艺汇演德保专场——《家乡美》在田阳县布洛陀文化中心礼堂上演,向在场观众们展现了一台美轮美奂的民俗文艺演出。

德保县专场主题为《家乡美》,分为《劳动篇》《爱情篇》和《丰收篇》三个篇章,共13个节目,融合了德保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比如有广西三大壮剧流派之一的德保南路壮剧;有承载壮族人民深切情感的壮族马骨胡艺术;有作为珍品赠予外国元首的德保麦秆花篮;有绽放民族魅力的德保壮族山歌;还有自成一体的末伦等传统民俗技艺。第一篇章《劳动篇》带领观众体验壮家人的劳作,聆听壮家人生活中的各种喜乐;第二篇章《爱情篇》则通过山歌、民族舞等形式直接向观众展示壮家儿女表达祝福和爱意的方式;第三篇章《丰收篇》让观众看到德保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绩。

当晚8点整,舞台的幕布徐徐拉开,舞台背景巨大的LED屏幕上,十万亩红枫林、叠翠的云山、曼妙的鉴河等德保美丽的山水风光不断切换着,各族儿女手拉手踏歌起舞,一支欢快的《打歌》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舞出了洋溢在德保壮乡儿女心中的喜悦和激动,也勾起了在座的观众对德保专场演出的期待。

“弯弯歌圩路,绕过青山来,情歌回荡青山中,路弯情更长……”一曲优美动听的《山路弯弯》是三月三壮乡儿女以山歌庆祝节日的场景,让人们沉浸在壮乡歌海中。舞蹈《编》以麦秆花篮制作技艺为创作素材,让观众领略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麦秆花篮制作技艺的魅力和地域特色。德保麦秆花篮是该县特有的民族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其主要以麦秆为原料,常用竹片作为支架,彩色纸片、绸布、五彩丝线等作为点缀,经裁剪、编织、刺绣、蒸熏等1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2014年,麦杆花篮制作工艺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德保麦秆花篮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清清鉴河水,日出红枫美,年年秋风吹落叶,红枫美,云山鉴水……”《枫叶红了来对歌》让观众听到了原汁原味的山歌对唱,感受到壮家儿女独特的爱情表达方式。舞蹈《帽缘》把壮族人民日常劳作中用到的竹编斗笠当作表演道具,当一个巨大的斗笠出现在舞台上,男舞蹈演员共同举着大斗笠,一女舞蹈演员跳上斗笠,翩翩起舞。二重唱《清清鉴河水》描绘了蜿蜒的鉴水萦回于云山脚下的情景,让观众饱尝德保的美景。舞蹈《妈妈的织线》将原始的壮家木质纺织机搬上舞台,伴随着“咯吱哐当,咯吱哐当”节奏感极强的织布声,把观众的记忆带回到久远的年代,感受那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伟大母爱。

在第三篇章《丰收篇》中,一组展示德保脱贫攻坚可喜成绩的表演把演出推向最高潮。“山欢水笑乐满天,田里的庄稼沉甸甸,门前的瓜果满枝头……”“山欢水笑乐满天,愉快的歌声绕山间,你勤劳来我勤劳,农家的日子一样甜……”一首《乡村滴滴嘟》唱出了德保县村美民富的新画卷。舞蹈《走出山道》则舞出了德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努力。《春贴》《呀哈嗨》……连番的歌舞让观众们既听得津津有味,又看得目不转睛。“晚会编排得很有特色,节目很好看,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德保的民俗文化,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虽然没有去过,但通过节目也感受了一把德保的多姿多彩。”观众许先生说。

最后,演出在歌舞《来年相会云山下》的优美旋律中落下帷幕。

新闻推荐

区庆假期再掀出游高峰 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罗丽思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将于12月10日、11日放假2天,如此一来跟周末连在一起,就有了一个4天的小长假。假...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