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让扶贫成效“看得见”

右江日报 2018-11-18 01:01 大字

本报德保讯脱贫攻坚,基础为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德保县紧紧围绕脱贫摘帽标准,整合资金,加快补齐贫困村的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打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

交通扶贫打通贫困群众脱贫路。道路作为农村经济运行的“血脉”,是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命线。要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道路“血脉”就必须得畅通。该县东凌镇被崇山峻岭所环绕,是出了名的天险之镇,道路不畅、信息不灵直接制约着当地群众致富和贫困户脱贫。“原先,我们陇桥村的道路是泥路,下雨天成泥浆,大风天是沙尘,村民出行面临着很大的问题。”陇桥村党支书李树谋如是说。要想富,先修路。陇桥村“两委”经过走访商议,多方协调筹措县里的专项帮扶资金10万元,启动了陇桥村3.5米宽通屯水泥道路铺设项目,并顺利完成施工。现在,陇桥村乡道及通屯道路都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全村也在去年顺利脱了贫。2017年,东凌镇共借助县里专项资金135万元扩宽建设35条乡道,帮助陇桥、中那两个村顺利脱了贫。“之前道路不畅,信息不灵通,担心自己养殖的黑猪不好销出去,现在路都修好了,东凌黑猪也打造成了一个品牌,供不应求,不仅卖到县城,连周边的县份都慕名来买。”东凌镇东凌村村民李常行说,今年他继续扩大黑猪养殖,带动村里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带领大家脱贫奔康。据悉,去年以来,该县为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共投入资金19552万元,对全县12个乡镇实施通村(屯)水泥道路建设共计327.08公里,为全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利扶贫让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之前用的是蓄水池的水,只能靠天吃饭,有时候流出来的水根本没办法喝,不过现在好了,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了。”马隘镇排留村立山屯村民农盛真如是说。据了解,该县马隘镇排留村立山屯有50户209名村民存在饮水安全隐患,其中贫困户34户131人。2017年,该村获得了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引山上的泉水,新建泵房1间,蓄水池1座,同时安装抽水、消毒设备1台套,安装管路211米,解决了村里的安全饮水问题。2017年,像排留村一样完成安全饮水项目的村一共有30个,共投入3569.21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共实施工程111处,工程受益人口2.6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533人。2018年,该县继续投入2642.22万元,计划建设安全饮水项目84个,目前已全部进场开工,完成主体施工的项目共有5个。

农网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对农网升级改造带来的变化,该县敬德镇念归村的贫困户农生红最有发言权。“一打开电灯就知道变化了,没有改造前电灯一开都是一闪一闪的,晃眼,现在电压稳了,基本上就没有这种情况再出现了。”农生红如是说。在农网改造升级前,该县敬德镇念归村电网基础薄弱,线路老化严重,供电能力不足,生产生活用电难以保障。2017年,该村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竣工后,全村140户都用上了放心电、安全电。2017年以来,德保县电业公司共获得批复资金509.33万元,新建或改造26个配电台区,新建10kV分支线路3.4km,改造低压线路29.8km,更换配电变压器27台,改造一户一表1801户。

网络扶贫让群众跑出脱贫加速度。“用手机打电话不需要再去村头找信号喽!”这是最近在德保县马隘镇甲荣村大家见面说的第一句话。甲荣村原是该县的贫困村,屯多面广,有些屯分布在大石山区,信号薄弱,打个电话需要走出村头。今年以来,电信公司投资2381万元建设农村通信光缆线路890公里及相关通信配套设备,投资4795万元建设4G手机基站137个,今年4月份就完成了14个预脱村的通信网络建设。此外,移动公司还与德保县启动“扶贫爱心卡”捐赠仪式,为全县26760户贫困户每户赠送一张价值20元的“扶贫爱心卡”,同时通过中国移动MAS平台向贫困户发送各种扶贫信息,解决贫困户消息闭塞的问题,帮助贫困户走出信息洼地。

□陈仁宝杨雪佳

新闻推荐

德国土告字[2018] 5号 经德保县人民政府批准,德保县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挂牌方式出让以下宗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挂牌出让地块的基本

二、竞买人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均可参加竞买(本次挂牌出让不接受...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